正文

4.引子:帝國出軌(4)

辛亥:計劃外革命 作者:(澳)雪珥


川路公司十分積極地響應(yīng)中央政府的國有化號召,但隨即就冷了下來,因為中央政府拒絕為那炒股損失的300萬兩白銀埋單。當時主管鐵路的郵傳部部長盛宣懷把話說得很堂皇也很絕:中央財政的錢來自全國人民,政府沒有權(quán)力動用它去填窟窿。這或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高級領(lǐng)導人將政府視為人民“管家”,令人耳目一新。

川路公司幾番爭取不下,就開始通過群眾運動給政府施加壓力。他們搖身一變,從公司的主人成了“人民”的代理人,宣稱中央政府一要賴賬(賴的可是“人民”的賬)二要賣國,這就不僅令自己顯得很可憐,而且很可親,甚至很可敬了。川路公司不僅阻撓地方政府貫徹中央政府包括下令停收“租股”的重要文件,并且號召罷工、罷市和罷課,群體性事件遍布全川!

一貫軟弱的中央政府此時變得強硬,要求地方政府予以堅決打擊。而四川地方官場此時明爭暗斗十分激烈,省級領(lǐng)導班子內(nèi)部相互算計,其中還夾雜著北京的政治爭斗,更為復雜。在這種情形下,川路公司借機組織起保路會,哥老會等地方勢力與同盟會等革命組織相結(jié)合,乘亂而起。流血沖突爆發(fā)了,四川局勢迅速糜爛,中央政府下令駐扎在湖北的軍隊開赴四川,因此造成武昌空虛,最后引爆了武昌起義。

這就是帝國出軌的基本脈絡(luò)。百年辛亥革命,無數(shù)的人從槍桿子的宏大敘事角度中尋找著偉大與光榮。辛亥革命源自保路運動,這是百年來各種史學流派一致認可的。但是,為什么帝國的列車會在加速革新進程中突然出軌?這其中的大量細節(jié)還被湮沒在光環(huán)背后的陰影之中。風起于青萍之末。一場風暴的到來,或許只是小蝴蝶的翅膀扇動了幾下而已。我們還是該回歸常識,從帝國列車的出軌現(xiàn)場一步步回溯,從官場、商場的每一個凡人的每一個細節(jié),去拾撿、拼接并努力還原當年的場景。如此這般,我們或許能夠找出一份更有意義的帝國出軌事故報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