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間的錢之所以經常掌握在商人手中,是因為商人知道怎樣才能使錢發(fā)揮出它的最大賺錢功能,所以人們才愿意把錢交給他。而對一個商人來說,因為他背負著眾人使命,所以他必須要做獨行俠。
競舟不并線,六耳不通謀。對所有商場人士來說,成功者走的都是一條“慎獨”的道路。
5.肢體語言:不能揭穿的商術機要
建筑學玩的是結構,美術學玩的是色彩,數學玩的是邏輯,化學玩的是分合?!谏探?,所有營銷術玩的都是肢體語言。
這種肢體語言,有的是一個淺笑,有的是一聲謙和,有的是一份天真,有的是一副莊重,有的是一種無奈……盡管表現形式不一,但其目標都是朝著一個方向:讓吝嗇的顧客認為占到了便宜,讓闊綽的顧客感覺到自己偉大,讓狐疑的顧客感覺到安全,讓急躁的顧客做出決定,讓虛榮的顧客認同時尚,讓懶惰的顧客領略方便,讓夸口的顧客自謂精明……綜觀商場上許多生意的成敗,往往都不是由于價格的高低,而是來自于得體與不得體的肢體語言。
從根本上來說,市場營銷的核心不是商品,而是客戶的心態(tài)。雖然這種心態(tài)屬于個人獨有,卻又無時無刻不被他人的看法和當時當地的情境所左右。有的客戶之所以在琳瑯滿目的商品面前,依然堅持自己原來的選擇不變,而有的客戶卻在春風滿面的商家面前改變了自己的初衷,在很大程度上并非是緣于商家喋喋不休地商品推薦,而是成功于商家肢體語言的無聲誘導。
從營銷心理學來講,客戶選擇商品的過程,是一個心理上極其矛盾的過程,愿望是誰都想花最少的錢買到最好的商品。因此在交易過程中,總是想方設法挑剔出種種瑕疵來與商家討價還價。而作為一個商家,明明知道有些客戶是在雞蛋里挑骨頭,明明看出有些顧客是在追求時尚消費時的意志不堅定,但又不好直說,卻又不能不說,于是,就只好借助肢體語言來表示自己的贊許、欣賞或者遺憾和不認同了。
這種肢體語言,雖然不發(fā)出任何聲響,卻是“此地無聲勝有聲”,許多顧客的最終選擇,常常就是來自于商家肢體語言的無聲支持或反對。
因此說,肢體語言是一柄殺手锏,它最能置人死命的地方,就是它有時傳導的是一種錯誤信號。在這種錯誤信號的誘導下,再精明的消費者也難免會產生有機可乘的想法,并且在這種想法的促動下,做出錯誤的決定,等他徹底明白過來后,一切交易已成定局,要想反悔,那就是不講信譽了。
按照個人意愿選購自己喜歡的商品,是每個顧客的權利。因此,當精明的商家喋喋不休地向用戶推銷自己的商品時,無異于是在否定和打擊對方的智力、判斷、自尊和自信,接下來引起的后果,就是用戶的反感、排斥和否定,最終使本來可以成交的生意變成了拂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