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希望通過展現(xiàn)1911年前后看得見的歷史,讓文字與圖像都能出現(xiàn)在中學和大學的教科書中。素來對“東方主義”持批評態(tài)度的美國外交事務評論人理查德·卡根(Richard Kagan),在新近一篇題為《多重的中國,多重的美國》(Multiple Chinas, Multiple Americas)的文章中寫道:
作為教師,我們每天都面對不恰當?shù)膶Ρ取⑻茁坊拿枋?、過度的恐懼、對事實有選擇的雕琢以及泛泛之言所帶來的問題。20世紀70年代“發(fā)現(xiàn)”中國所用的范式仍然左右我們的觀念。涇渭分明的是,一些人積極地看待其中國經(jīng)驗,愿意訪問中國,幫助中國發(fā)展; 而另一些人則視中國為威脅。作為教師和公民,我們應當遠離盲目憎惡和過度夸贊這兩個極端。22
中美重新打開外交大門40周年之際,亨利·基辛格在其新著《論中國》(On China)中說道,在中國尋求與外界溝通的過程中,很多中國當代自由派國際主義者仍然認為西方對待中國特別不公正,而中國正從曾經(jīng)的劫掠中重生。23我希望這本影像集可以用看得見的方式,為研究現(xiàn)代中國史的歷史學家所提出的觀點作一點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