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恰似春夢(6)

革命與生意 作者:吳比


坊間流傳,伍秉鑒與英美商人每年貿(mào)易額達百萬銀元。他還是東印度公司最大的債權(quán)人,后者每當資金周轉(zhuǎn)不靈,便向伍家借貸。伍家產(chǎn)業(yè)經(jīng)營領(lǐng)域龐雜,涉足地產(chǎn)、房產(chǎn)、茶園等,甚至在美國都有鐵路投資、證券交易與保險業(yè)務(wù)。保守估計,1834年的伍家財產(chǎn)達2600萬銀元,后人折算相當于今天的50億元人民幣。

伍秉鑒游刃于外商之間,常常一擲千金。他親手撕毀一位美國商人7。2萬兩白銀的借據(jù),還認日后美國鐵路大王福布斯為義子,贈予50萬銀元,助其創(chuàng)立洋行。當時美國首富雅各布發(fā)跡時,最重要的貿(mào)易伙伴正是伍秉鑒。然而,在伍家落魄時,他苦心經(jīng)營的外國人脈,竟無一人施以援手。與外商過于親密,反而為伍秉鑒身死家敗埋下隱患。

1839年3月10日,珠江南岸的伍氏花園,里屋一位老人安詳小憩?;▓@大廳,數(shù)十桌筵席人聲鼎沸,觥籌交錯,上百個和尚誦經(jīng)禮佛。這是伍秉鑒過的最后一個沒有打擾的生日。之后幾年,他將在誠惶誠恐中度日如年。就在生日當天,禁煙大臣林則徐抵達廣州。與鴉片商來往過密的十三行與伍秉鑒難免不成為眾矢之的。

隨后,林則徐傳喚伍秉鑒的兒子伍紹榮,責(zé)令其傳諭外商繳煙具結(jié)。進展頗為不順,伍紹榮只能上繳拼湊齊的1037箱鴉片,希望結(jié)案。林則徐大為惱火。盛怒之下,林認定十三行與英商串通,“有必要給伍秉鑒顏色看看”。他派人鎖拿伍秉鑒和另一行商茂官潘正煒,套上鎖鏈,押往寶順洋館,揚言如鴉片商人拒絕合作,二人將被處死??墒?,伍秉鑒那些外商好朋友們,在他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卻相當爽快地拋棄了他。

伍秉鑒最終死里逃生,但顏面盡失。心灰意冷的他從此不再過問商事。一年后,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清政府戰(zhàn)敗,簽署《南京條約》。條約中,中國賠償英國2100萬元銀元,伍家被政府勒繳100萬元。又過兩年,這位風(fēng)燭殘年的首富,在龐大宏偉的伍氏花園里告別人間。嶺南名士譚瑩撰寫碑文:庭榜玉詔,帝稱忠義之家;臣本布衣,身系興亡之局。

一介布衣,被卷入國家興亡,即使貴為首富也心有戚戚。而再過13年,廣州十三行在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的炮火中化為灰燼。無論昔日如何輝煌,在時代背景的輝映下,任何人事都小如螻蟻。此時,外面的世界內(nèi)憂外患,商業(yè)的天地則叱咤于那群叫“官商”的年輕人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洋務(wù)運動如火如荼,一群政治商人抱團崛起,最有名的四人為徐潤、唐延樞、鄭觀應(yīng)和席正甫。他們中的前三人將在下一章逐一出現(xiàn)。。

1843年的伍秉鑒和1911年的盛宣懷,好像在一場夢與另一場夢的交替間,偶然相遇。即使流光泡影,咫尺之間,各自身處異地,物是人非。

不能掌握自己命運,也許最是可悲??墒?,究竟有幾許人能夠從容把握命運?

以資本聞名的伍秉鑒死于政治需求而非資本戰(zhàn)爭;靠官商起家的盛宣懷隕于政治迷霧而非產(chǎn)業(yè)沉浮。前后兩個首富的人生大起大落,一時悲情,一時無奈。

忽明忽暗的政策,不受保護的產(chǎn)權(quán),商人們卑微可鄙的口碑,大眾平均主義的暴力,輿論普遍的不同情,現(xiàn)實的諸種困境,始終將首富們陷在一個跳不出去的怪圈,直到今天。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