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8.慈悲心是開啟自身寶庫的鑰匙

內在小孩解道德經(jīng) 作者:韓金英


第十八章 俗薄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這一章說的是功到方見妙。默默無言,靜極無知,稱為大道。廢是什么?連這靜極無知也不存在了。如果還有一個知覺在,還是陰陽二。要混沌的連靜寂也忘了,進入無極,叫廢。不廢不為道。既然廢了,一切都不知道了,怎么又有仁義?廢到一切都不存在的境地,諸脈絡循規(guī)蹈矩,一一朝元,不待勉強而來。不言即仁也,不為即義也。不言不為,合成一處,其中若有仁有義存焉。因為無為,道光德能的含量包容廣大,恢弘無比。

智慧出,有大偽,指煉己混沌仁厚、單純似愚,用誠懇、堅信到癡的態(tài)度去修行,才能得丹。如果有技巧,加上人為的成分,用后天意識心,勉強操縱,諸魔疊至,諸障肆生,無不作假,而大偽生。停止了后天意識,表面上看似的愚癡,那里面才是人的慧性部分?;坌缘墓饷⑸?,諸魔不侵,諸障不出,出來的都是真東西,一點兒也假不了。即使煉到了愚癡的地步,不識不知,也還是假的。因為人身是假,人神是真,有這個身體在,還是有大偽。

六親指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不見、不聽、不嗅、不味、死心、忘意,謂之不和。什么是孝慈?孝,順也;慈,愛也。順誰?順自性本心。愛誰?愛虛靈元神。順遂本心,鐘愛元神,為的是返天之根。天根既得,子孝母慈,和合骨肉,母抱其子,子伏其母,是謂有孝慈。母是天地大元氣,子是人身小元氣,孝慈是母子團聚,游子歸故鄉(xiāng)。

什么是國家?身心也。后天叫身心,先天叫性命?;鑱y指心不定,打坐就昏沉;心不定,就著魔,一會兒神,一會兒鬼,還以為了不起,逐境而亂。那不過是心識上的垃圾在里面搗亂,還沾沾自喜,看到這個,看到那個了。不知道是自己修心的水平?jīng)]上去,不能在一個清涼干凈的世界,還以為通神了,變得神經(jīng)兮兮。豈不知,那是后天意識心沒斷,先天真性沒生起來導致的。身心定,虛中靜,性命應,定靜應,元神慶。什么是忠臣?忠臣指意安。如果身心進入混沌,后天意識消除,先天元神的大智慧出來運作,元神、元精交而純粹,合而杳冥,復神于中,內合天形,是為忠臣。

進一步說,大道廢,有仁義,指無生出有來,落入有形,就落入陰陽,落入生死的輪回。仁義指的是陰陽,即魂魄。一點靈光入胎,一分為二,魂居肝,屬仁德能量,魄居肺,屬義德能量。無言無為,人心完全靜下來,諸脈絡一一朝元,自然而聚。大道在的時候,太樸未雕,猶童貞之體,不假作為,自成道妙。若一喪其本來之天,則不得不借陰陽以返補之。

智慧出,有大偽。當人的心真能慈悲、靜定,他的心靈已經(jīng)是干干凈凈的了。足夠的功德是支持人心靜的真實能量。不修德,不修心,強迫用意識要自己入靜的人,一入靜就見魔見妖,因為那個生命深層潛意識或元意識區(qū)域,不修心的人有諸多的心靈扭曲,如毒蛇一樣盤踞。做過傷害別人的事,自己無法欺騙自己,那里有巨大的魔洞等著。只有向善的心真正慈悲起來,從別人那里反饋回來的都是良性信息,你自己的世界才能安寧。以給予別人多少來論成功,那是真實的能量世界的需要,并不是虛偽的唱高調。原本的自身世界儲備著高能量物質,入靜就可以開發(fā)潛能,打開這個自身寶庫。而慈悲心是開啟的鑰匙,開啟后你吸引信息的能量就百倍地增強。自身的心靈問題埋藏在深處沒有解決,自身問題的投射吸引來的盡是負面的東西,那還不如不修,里里外外都會糟糕得一塌糊涂。道家講性命雙修,先修性,也就是先修心。心修好了才會真,才會自然達到。勉強用意識控制,魔境百出。意識是后天的,身體是后天的。在道家來看,后天是假,先天是真。元神、法身是真,肉身是假,為假身服務的所謂智慧就是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六根不靜有入大定的辦法對治;國家昏亂有忠臣,身心昏亂,用猛烹急煉的方法,讓身心迅速清明起來。老子的《道德經(jīng)》是修身大法,社會屬性、哲理等方面的解釋是次要的,主要說的是生命如何入道。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