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了一天了,頸背酸痛不說,腰部也跟著受牽連。如果腰部長期受寒、姿勢不當、平衡失調(diào),必將加大腰肌的張力,這部分肌肉就容易發(fā)生酸痛。再加上長期伏案工作,彎腰負重,腰肌長期緊張、疲勞,容易產(chǎn)生撕裂,會引起反復腰痛。怎么辦呢?
別著急,沒事的時候倒著走吧。
“倒走”是一種逆常規(guī)行走的鍛煉方法,腰部肌肉、臀部肌肉在倒行時會主動收縮。倒走有調(diào)節(jié)腰肌張力和彈性的作用,不失為一種自我健腰的好方法。
倒走時要全身放松,身體直立,胸部挺起,膝關節(jié)不曲,兩臂前后自由擺動;走時膝蓋不要彎曲,步子均勻而緩慢,雙手握拳,輕輕地向前后擺動,挺胸并有規(guī)律地呼吸。每天堅持200~400步,可收到意想不到的鍛煉效果。
作為非常態(tài)的一種鍛煉的手段,倒走可謂是自古以來就備受推崇,尤其是在歷代僧侶的健身鍛煉中舉足輕重。倒走需腰身挺直或略后仰,這樣脊椎和腰背肌將承受比平時更大的重力和運動力,使向前行走得不到充分活動的脊椎和背肌受到鍛煉,有利于氣血調(diào)暢。整日伏案工作或?qū)W習的人,采用這種方法能有效地消除疲勞和腰背酸痛之苦。
常做倒走鍛煉,就可讓腰部肌肉保持節(jié)律的收緊和松弛,由此獲得改善腰部血液循環(huán)、組織新陳代謝、防治功能性腰痛之功效。另外,倒走時要注意身體的平衡,這對鍛煉小腦是很有好處的一種方式,可以增強身體的靈活性及協(xié)調(diào)功能。
需要提醒的是,首先倒著走要有參照物。初練者身體先向前傾,走路時腿自然下落,小心地先用腳指頭著地再過渡到全腳,重心要放在前面,這樣即使稍微踩空了,也不會摔跟頭。手臂要自然擺動,保持整體平衡。這樣走可以強化腰腿肌肉,增強平衡,比正行耗氧多。
其次,初練者應選擇平坦的、人比較少的場地,最好是直道。一開始速度要慢,步子要小,走的時間要短。等練習的時間長了,次數(shù)多了,則可以嘗試在彎道上行走,速度可以快一些,步子稍微放大一點,倒行的時間也可以適當延長一些。此外,在倒行已經(jīng)很熟練的情況下,倒行者還可以加大難度,例如上坡倒行,在水中和草地上倒行等,但要切記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