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堤壩與洪水:國際方面(2)

工業(yè)革命:變革世界的引擎 作者:(美)R.R.帕爾默


1820年,只是由于革命者舉行示威游行,西班牙政府和那不勒斯政府就十分輕易地垮臺了。兩國的國王都勉強地向1812年的西班牙憲法宣誓效忠。但是梅特涅認為這些起義是新的革命奪權行動的最初征兆,而歐洲必須撲滅這些行動。事實上,由于秘密團體和政治流亡者的活動,由于法國革命已經在各國引起了同樣思想的產生,革命的鼓動是革命性的,很容易超越國境,因而也就成為國際性的了。于是,梅特涅在奧地利帝國的特拉波召集了一次列強會議,希望利用國際會議的權威,將那不勒斯的革命鎮(zhèn)壓下去。英法兩國政府并不想去做使奧地利獲利的事,只是各派一名觀察員出席會議。正如往常一樣,梅特涅難于對付的主要對手是亞歷山大。這個自由派的沙皇、立憲制的朋友和庇護人,對那不勒斯的立憲君主制度究竟持什么態(tài)度呢?在特拉波的一家旅館里,梅特涅與亞歷山大單獨會見,舉行了一次重要的茶點會談。梅特涅回顧了革命行動的恐怖情景,認為對革命者作出讓步是不明智的,結果只會使革命者得到鼓勵。亞歷山大已經由于波蘭人的忘恩負義的感情而有了某些醒悟。而在那不勒斯的動亂,對他的王位權威形成新的威脅。他一向認為,憲法應由正統(tǒng)的君主們賜予,而不是像那不勒斯所發(fā)生的那樣,由革命者向君主們硬逼出來。他終于被梅特涅說服了,并且宣稱自己一向犯了錯誤,而梅特涅則總是對的。他宣稱愿意按照梅特涅在政治上的意見行事。奧地利首相取得了完全勝利,激進的沙皇如今轉向了反動。

梅特涅在增強自己的地位以后,便擬定了特拉波會議定書,提交五個大國審議通過。它認為,為了普遍的和平與穩(wěn)定,一切得到承認的歐洲國家,都應得到集體國際行動的保護,不因暴力而發(fā)生內部變化。這是一個為對付革命者而確保集體安全的文件,但無論是法國或英國均未接受它??ㄋ範柪自谥旅诽啬男爬飳懙溃喝绻麏W地利感到它在那不勒斯的利益受到威脅,它便應以自己的名義單獨進行干涉。托利黨所反對的,與其說是鎮(zhèn)壓那不勒斯革命,不如說是關于受國際共同行動約束的原則。除奧地利以外,梅特涅僅僅得到俄國和普魯士在議定書上簽字。這三個國家為實現(xiàn)特拉波會議的目的,授權梅特涅派出一支奧軍進入那不勒斯。他立即采取了行動。那不勒斯的革命者有的被逮捕,有的被迫外逃;無能而殘暴的費迪南一世再次成了“專制的”國王。革命的妖魔似乎被驅除了。反動勢力勝利了。而特拉波會議,從外表看是一個歐洲規(guī)模的國際機構,可實際上只是奧地利、俄國和普魯士三國的反革命同盟。三個“東方”的獨裁制度國家與兩個“西方”的大國(盡管當時是由托利黨人和波旁黨人統(tǒng)治)之間的裂痕開始產生了。

西班牙和近東:維羅納會議,1822年

成千成萬的革命者和自由主義者從處在瘋狂的恐怖狀態(tài)的意大利逃出去。許多人跑到了西班牙。如今,保守黨人又憂慮西班牙會成為革命感染的主要地方。中東似乎也將要成為點燃一場大火的地區(qū)。亞歷山大·易普息蘭梯原是希臘人,成年時期都是在俄國軍隊里服役。1821年,他率領一支武裝隊伍從俄國進入羅馬尼亞(當時仍屬于土耳其的一部分),并希望在土耳其帝國境內的全部希臘人和親希臘人都參加他的隊伍。他指望得到俄國人的支持,因為利用希臘正教徒在一次戰(zhàn)役中削弱土耳其,長期以來一直是俄國對外政策的如意算盤。土耳其帝國面臨轉變成“希臘帝國”并依賴于俄國的前景,這對梅特涅當然是不愉快的事。為處理所有這些問題,1822年在維羅納召開了一次國際會議。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