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海盜旗下的商業(yè)復興(1)

偷窺歷史學家的書桌(世界卷) 作者:笑陽


北歐海盜一手拿著戰(zhàn)斧,一手提著天平,像一劑針灸一樣疏通了西歐僵化的商業(yè)關節(jié),推動了商業(yè)復蘇。

在中世紀一個溫暖而潮濕的日子里,英國北海岸的一個修道院慘遭洗劫。所有的財寶被洗劫一空,修士們紛紛倒在血泊中,整座修道院在熊熊烈火中燃燒。緊接著,附近的居民區(qū)也遭遇了同樣的命運,隨后是愛爾蘭、馬恩島。在血與火的海洋中上千人失去了生命。釀造這些慘劇的是來自斯堪的那維亞半島的維京人,也就是俗稱的北歐海盜。

第二章 走出中世紀

維京人生活在1 000多年前的北歐,即今天的挪威、丹麥和瑞典。“維京”這個詞在北歐的語言中包含著兩重意思:首先是旅行,然后是掠奪。從公元780年開始,維京人越來越多地外出活動。他們主要偷盜牲口和谷物,也不放過任何有價值的財寶。他們駕著龍頭平底船魔術般地突然出現(xiàn)在海面上,直接沖上海灘,一小隊強悍的維京戰(zhàn)士迅速沖進附近的莊園或修道院,凡進行反抗的人都被殺死。他們取走珍寶,燒毀房屋,劫走家畜,俘虜女人和壯男子作為奴隸。很快地,維京戰(zhàn)士又回到船上,像來時一樣,立刻消失在浩渺的大西洋上。西歐的居民深受其害,將維京人視做蠻人、冷血的戰(zhàn)士。

到了公元9世紀,北歐海盜的血腥侵略從沒有計劃的結伙偷襲,發(fā)展成一種大規(guī)模的軍事行動。維京戰(zhàn)士用閃電式的突襲和極具殺傷力的強攻來實現(xiàn)他們毫無止境的野心,而且范圍更為廣泛,往西到達冰島、格陵蘭島,甚至到達了美洲的梅多灣,往南則到達了北非的內科爾?!吧系郯?,保佑我們逃過北歐人的暴行吧!”這句廣為流傳的祈禱辭描繪了生活在西歐近海城市的人們幾近絕望的心情。

然而,在北歐海盜野蠻血腥的劫掠中,卻不乏幽默感地隱含著歷史轉折的契機。曲阜師范大學的學者陶永新認為,中世紀西歐的商業(yè)之所以能夠蓬勃復興,這些粗魯?shù)暮1I們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戰(zhàn)斧變天平

據(jù)研究,北歐海盜冒險的動力源自對財富和榮譽的無盡追求。在8世紀末期之后的一個多世紀中,海盜們戰(zhàn)果輝煌,掠獲甚豐。他們甚至迫使西歐那些高傲的國王們老老實實地繳納贖金換取和平。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至少有270 700鎊銀幣和600鎊金幣被興高采烈的海盜們帶回了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當時西歐商品經濟萎縮,貨幣短缺,這個數(shù)額令人咋舌。另外,掠獲物中還包括糧食、毛皮、蜂蜜等物產,甚至還有奴隸。

面對征掠而來的巨額財富,北歐人首先當然是大肆揮霍。他們對征掠來的金銀毫不吝惜,盡情購買絲綢、香料、珠寶等奢侈品,制作胸針等工藝品,并將它們贈與侍從、遺給子孫或者養(yǎng)女人。但是在西歐先進文化的昭示下,這些野蠻海盜的生活觀念和生產方式也逐漸發(fā)生變化,愈來愈多的人轉向經營工商業(yè)。對北歐人來說,放下戰(zhàn)斧與拾起天平二者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當意識到可從搶劫的物品中獲利時,他們就在市場上將其出售。公元10世紀以后,隨著征掠活動的減弱,北歐人逐漸由海盜轉化為商人。

海盜在國外劫掠的財富量越大,對國內貿易的推動越強。由海外涌入的金銀首先刺激了北歐毛皮和琥珀商業(yè)的發(fā)展。據(jù)說,為了滿足西歐、穆斯林東方對毛皮、海象牙的需求,北歐商人曾冒險到北極附近尋找貨源。擄掠聚斂的金銀財富也同樣吸引著來自歐洲和東方的商人,他們攜帶各種各樣的商品涌入斯堪的納維亞。在比爾卡市場上,香料、絲綢、毛織品、葡萄酒、玻璃、金銀飾品和青銅工藝等商品琳瑯滿目,為了獲利北歐人甚至還向阿拉伯人提供奴隸。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