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宣言正式通過后不久,革命領導層就發(fā)生了分歧。1789年9月,議會開始積極籌組新政府。有些人希望國王擁有強有力的否決權力,并且想要建立一個像英國那樣的兩院制立法機構。另一些人,即“愛國者”,則希望國王只有擱置提案的否決權,希望建立一院制的立法機構。在這里,對貴族的懷疑又一次起了決定性作用?!皭蹏摺睋纳显簩官F族作為一種集體勢力重新返回,還擔心給予國王完全的否決權將會使他在立憲方面十分有力,因為他們相信國王是同情貴族的。此刻,國王對接受8月4日法令和人權宣言卻猶豫不決。他的兄弟阿爾土瓦伯爵(得到許多貴族追隨)已移居國外,并和這些移民一起準備與歐洲各國政府攜手共同反對革命?!皭蹏摺辈蛔魅魏巫尣?,較為保守的人士什么也得不到。和7月一樣,辯論再次被起義和暴亂所打斷。10月4日,一大群女商販和革命戰(zhàn)士在巴黎國民自衛(wèi)軍跟隨下從巴黎出發(fā)到凡爾賽。他們包圍并沖入城堡,迫使國王搬進他在巴黎的住宅,在那里可以對他進行監(jiān)視。國民議會也遷入巴黎,立即處于城中激進分子的影響之下。主張一院制立法機構和國王只有暫時擱置提案的否決權的戰(zhàn)士們獲得了勝利。
那些較為保守的革命者(如果可以這樣稱呼的話),在看到立憲問題由暴民們解決后,幻想破滅,開始退出議會。6月20日曾經(jīng)勇敢地在網(wǎng)球場宣過誓的人,現(xiàn)在感到革命正落入一群微不足道的人們手中。不少人甚至流亡國外,從而形成第二次流亡高潮,但這與第一次流亡不相干。反革命在積聚力量。
然而,那些希望繼續(xù)前進的人們(他們?nèi)藬?shù)很多),開始組織起俱樂部。其中最重要的俱樂部是憲法之友社,因為是在巴黎一個古老的雅各賓修道院集會,故簡稱為雅各賓俱樂部。俱樂部會費最初很高,只有殷實的資產(chǎn)階級才能參加;后來雖然降低,但從未低到可以包括最貧窮階級在內(nèi),因此后者組成了他們自己的較低級的俱樂部。議會中最進步的成員都是雅各賓派,他們把俱樂部作為討論政策和制定計劃的決策委員會。在后來以及革命更激進的階段,他們始終是一個中產(chǎn)階級集團。例如羅薩莉·朱利安夫人,她和她丈夫、兒子一樣,是一個情緒激昂的革命者,1792年8月5日參加過巴黎雅各賓俱樂部的一次集會。她寫信給她丈夫說:告訴你的外省朋友,這些雅各賓派是“巴黎資產(chǎn)階級的精華,根據(jù)他們身穿的昂貴的短外衣就可以判定。這里還有二三百名婦女出席會議,穿戴如同去劇院一樣。她們的高傲姿態(tài)和具有說服力的演說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