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1年1月26日義律宣布香港為女王陛下的領地,到1842年2月1日亨利·璞鼎查爵士自北方戰(zhàn)場返回,以決定如何處置香港島,香港最初階段的歷史是短暫而模糊的。璞鼎查第一次到香港是在1841年8月,當時,他匆匆忙忙地趕到香港,只是在海灘上一頂帳篷里,與義律從前的副手亞歷山大·參遜進行磋商。7年前,參遜還只是律勞卑勛爵的隨從,如今事出意外地不得不挑起香港的重擔,而那位全權公使正在強迫中國人同意在揚子江提供一塊居留地。
威廉·堅是香港殖民地早期的關鍵人物之一。
義律和璞鼎查兩人都曾授予參遜相機行事的權力,參遜本可以坐守不前,除了與軍隊指揮官合作之外,不越雷池半步。然而,他卻拿出極大的干勁,加緊在島上修建基礎設施,從而在他的上司考慮如何處置香港之前,就造成了一些既成事實。實際上,參遜非常熱衷于行使管理香港的職權,毫不猶豫地為自己所做的決定負責,乃至日后曾自稱是“前香港代理總督”1。
133
1841年6月初之前,義律一直忙于處理廣州的事務,花在香港的時間很少。事實上,他沒有多少機會視察他為女王獲得的這個“海島基地”;他曾經乘“復仇神”號環(huán)島一周,還在4月和6月數(shù)次短暫登島,此外一直與隨從待在澳門。除了參遜之外,島上惟一的常駐軍官是前喀麥隆第26步兵團的威廉·堅上尉,4月30日,威廉·堅被任命為香港總巡理府;義律在被撤職前不久,任命“復仇神”號的海軍上尉威廉·畢打為船政廳。威廉·堅是個1804年就入伍服役的老派軍人,認為要加強紀律就必須經常實施鞭笞。在未來的18年里,威廉·堅先后擔任總巡理府和副總督,一直是這個殖民地的關鍵人物之一。
當?shù)剌浾撻]口不談香港的前途問題。查頓回到英國后,極力主張恢復廣州貿易,他十分熟悉廣州,他的公司也在廣州投入了大量資金,但他本人并未經歷外國僑民在過去兩年里的種種不便和危險。英國人被驅逐期間,美國人仍留在廣州,同樣不愿意在事態(tài)明朗之前就放棄廣州的舒適住宅。倘若香港成為英國王室的永久領地,外國商人在投資之前,希望了解有關法規(guī)、土地租期以及諸如此類的問題。
英國人,尤其是那些鴉片商人,認為至少有必要為他們的貨物搭建一些臨時倉庫,這些貨物已經在船上放了兩年。若建造了倉庫,可以節(jié)省可觀的保險金和船只滯期費,很快就能彌補購置地產的花費。鴉片庫存又開始逐步增加,因為東印度公司在孟加拉的鴉片產量恢復到以往的水平。義律致函奧克蘭勛爵,解釋了當時的情況:“巨額財富正源源不斷地流入我們手中,這恰恰成為我們在華行動所面臨的一個奇特而巨大的困難 就在草擬這份公文的同時,又有大量船舶積壓。香港正在著手興建貨棧,我相信,憑借這種活力,我們能夠辦好這些船只的出港手續(xù)?!?
香港史第五章貧瘠之島怡和洋行和顛地洋行都有數(shù)百萬元的鴉片和其他貨物積壓在船上,急于起貨上岸并看護134起來。廣州的基地已經喪失,在澳門也受到諸多限制,所以他們還迫切需要辦公用房和家庭住所。他們以一貫的活力迅速行動起來。
19世紀40年代初的香港島與維多利亞港,遠處的建筑即為怡和洋行。
早在1841年2月,英國人就直接從中國人手里買下了一些地皮,修建臨時的貨棧和工棚。據(jù)說林賽洋行最早在當?shù)亟ㄔ旆课?,不久怡和洋行也開始大興土木。數(shù)周之內,香港就冒出了大大小小的建筑,帶有一種淘金熱城鎮(zhèn)的氛圍。英國人往往憑借最含糊其詞的合法地契從中國人手中買下土地,目的是為了馬上轉手獲取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