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愛情導航儀(9)

愛情心理定律 作者:徐圓凱


愛情心理定律三大法則告訴我們,夫妻之間最終能夠相愛到何種程度主要取決于雙方的志同道合的程度,尤其是在面對并克服困難的過程中,夫妻雙方能否取長補短,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勢,在理想與利益之間取得均衡,共同追求快樂或者事業(yè),將決定夫妻關系的最終狀態(tài)。實際上,夫妻雙方作為個體而言都有各自不同的需求,對同一事物有著不同的態(tài)度與觀點,雙方就會產(chǎn)生分歧,那么夫妻之間能否較好地調整雙方的態(tài)度與觀點、行為以相互適應,調整理想與利益以達到平衡,共同追求事業(yè)或者快樂,共同獲得滿足,則是這個愛情的關鍵所在。

在《愛情的故事》一章中,潘曉珍發(fā)現(xiàn)自己和丈夫在面對困難以及處理問題時存在巨大的分歧并且難以調和;《向左走、向右走》中徐萍和鄭斌也是如此,他們在很多事情上產(chǎn)生分歧而無法相互妥協(xié),彼此都想改變對方,當感到對方離自己的期望太遠就會失望與不滿;《對不起、請原諒、謝謝你、我愛你》中陳華秋夫婦,在面對問題時無法相互協(xié)調并解決問題,也是由于雙方無法在智力上達到志同道合的理想狀態(tài)。

檢驗志同道合的方法有很多,比如雙方一起做飯、出去旅游,如果有機會可以共同去處理一些難度比較大的問題,比如共同裝修房子,如果在這個過程中雙方分歧很大,或者吵得厲害,或者其中一方對對方這不滿意那不滿意,都是雙方有問題的表現(xiàn),唯有雙方一起能齊心協(xié)力,相互配合,共同克服困難,才是雙方匹配的標志。

4.個性化原則

個性化原則是指我們每一個人屬于不同的心理類型,具有不同的個性指標,因此每一個人對異性的偏好各有不同,每一個人所合適的異性也不盡相同。所謂蘿卜白菜各有所愛,而不能簡單地用某種單一的外在的標準進行衡量。對于某一個人來說,即使那些公認的最優(yōu)秀、最美麗的異性也未必就適合他,簡單地說,沒有最好,只有最合適?!稙閻凼芸唷分械耐跽鹚稍瓉碛幸粋€情投意合的女同學,然而因為父母覺得對方不夠漂亮(失面子),后來找了父母滿意卻話不投機的妻子——潘曉珍,終于釀成了婚姻的苦果,所以堅持個性化原則是很重要的,不要一味迎合某些社會公認的標準而否定了自己的需求。

在戀愛階段,每個人對另一半的要求都具有一些個性化的色彩,同一種因素會被不同的人放在不同重要的位置。有的女生比較在意對方的身高,有的人特別注重雙方文化程度的匹配;精明而理性的女性比較注重對方的物質基礎,這些都是個性化需求的體現(xiàn),只要不把這些因素放在首要的位置,都是值得理解和尊重的要求。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