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水晶球:徐世昌的為官之道(2)

北洋野史:亂世軍閥這么干 作者:金滿樓


在袁世凱的不斷保薦下,徐世昌在仕途上也是平步青云,先后出任練兵處提調(diào)、兵部侍郎、軍機大臣、民政部尚書等要職。1907年的時候,徐世昌出任東三省總督并兼管三省將軍事務(wù),成為名重一時的封疆大吏。兩年后,徐世昌回京再任郵傳部尚書、軍機大臣、協(xié)理大臣等要職,而此時袁世凱已經(jīng)被罷回鄉(xiāng),北洋系的勢力實際上都是由徐世昌在暗中維持。在武昌起義后,袁世凱出山也是靠徐世昌的堅持舉薦下才得以成行。

在袁世凱當(dāng)上民國大總統(tǒng)后,徐世昌作為他多年的至交好友,按理應(yīng)該飛黃騰達,而當(dāng)時袁世凱也是有意要讓他出任國務(wù)總理一職的,但出人意料的是,徐世昌卻和王士珍一樣,退隱到青島做寓公去了。

原來,徐世昌自認(rèn)為曾受清廷厚恩,清帝退位時尚兼任太保,如果接受袁世凱的委任,難免遭到封建士大夫們的“一時之謗”。另外,徐世昌也考慮到民國初年局勢不穩(wěn),與其去冒風(fēng)險,倒不如閑居兩年,看看風(fēng)頭再說,同時還可以賺個“不負(fù)皇恩”的好名聲。

1914年,袁世凱在*“二月革命”后,再次請徐世昌出山任國務(wù)卿之職,這時徐世昌動心了,正當(dāng)他要登上火車的時候,其弟徐世光抱住他的腿痛哭:“大哥啊,難道你忘了清室對你的皇恩浩蕩嗎?你前年還親口說過‘不忘清室’,言猶在耳,怎能當(dāng)成耳邊風(fēng)?當(dāng)年議和之時,你曲從袁謀,已為人所議;如今再為袁世凱效力,將來有何面目見先帝于九泉之下?”

徐世昌聽后,也忍不住與弟弟抱頭痛哭。但是,他最后還是耐不住寂寞,不甘心就此沉淪,終老林下,后來還是入京當(dāng)上了袁世凱的國務(wù)卿,并一度參與了洪憲帝制的活動。袁世凱死后,徐世昌在負(fù)責(zé)處理完老朋友的喪事后,再度退隱。

倒是張勛復(fù)辟的時候,徐世昌一度有點想法。當(dāng)張勛前來拉攏他的時候,徐世昌提出一個條件——讓自己的女兒婚配溥儀?!芭畠鹤龌屎?,自己做國丈”——張勛和一幫子遺老遺少聽說后,立刻跳腳大罵徐世昌是個“活曹操”(曹操曾經(jīng)逼漢獻帝立自己女兒為皇后),竟然獅子大開口,要價比他們那些干實事的人還要高!于是,雙方的合作沒有成功,而張勛的復(fù)辟也很快就失敗了。

徐世昌為官多年,加上仕途頗為坎坷,因此他對做官深有體會。后來,徐世昌將他的為官之道總結(jié)為四點:一是說話要圓滑,模棱兩可才主動;二是遇事要沉穩(wěn),不要急于表態(tài);三是要以靜制動,后發(fā)制人,看出對方破綻再出手;四是反應(yīng)要機警,時候未到要心平氣和,時候一到要迅速抓住機會。

馮國璋下臺后,徐世昌憑著純熟的為官之道游走于各派軍閥勢力間,竟然也能維持總統(tǒng)之位不倒達三年之久,這在民國史上,僅次于袁世凱的在任時間。在被曹錕、吳佩孚逼下臺之后,徐世昌返回天津做寓公,開始過詩文“隱逸”生活,而且老有所為,頗有成就。他的詩,人稱“超越前人”,書、畫也堪稱精品,但不輕易送人,因而流傳不多。

1939年6月6日,徐世昌于天津病逝,享年85歲,是北洋系中是相當(dāng)高壽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