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司馬光少年時代的苦讀奠定了堅實的經史、文學基礎,才使他能手著不朽的巨著《資治通鑒》;也正是他童年便養(yǎng)成了正直、誠實、質樸、仁厚的品格,所以才能入朝為相,成為北宋一代名臣。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鄙厝A易逝,要想將來有一番成就,就要抓緊時間,發(fā)憤圖強,不要留下“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喟嘆。
李叔同也曾寫過這樣一首詞——《悲秋》,用來勸諫人們要珍惜時間:風乍起,黃葉飄,鏡里朱顏,愁邊白發(fā),日夕疏林抄?;ㄊ麓掖?,夢影迢迢,零落憑誰吊。光陰催人老,縱有千金,縱有千金,千金難買年少。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缺乏珍惜時間的意識。君不見,夜晚燈紅酒綠,觥籌交錯,牌桌上你來我往,玩得不亦樂乎。這些人正在浪費時間,浪費生命,想有作為的人必須與他們劃清界限。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弊屛覀儚默F在開始珍惜時間吧!
向別人學習,才能讓自己更完善
輕當矯之以重,浮當矯之以實,褊當矯之以寬,躁急當矯之以和緩,剛暴當矯之以溫柔,淺露當矯之以沉潛,奚刻當矯之以渾厚。
——清·陳榕門
“輕佻應以穩(wěn)重矯正,浮躁應以踏實矯正,褊狹應以寬宏矯正,急躁應以和緩矯正,剛強暴戾應以溫柔矯正,淺露應以沉潛矯正,刻薄應以渾厚矯正。”
“每個人身上總會存在著這樣那樣的缺點和不足,這就要求我們不斷提高和完善自己,積極向別人學習,以人之長補己之短?!焙胍环◣熃璐诉@樣告誡我們。
德高望重、知識淵博的弘一法師,深受人們的敬仰和愛戴。他從來都不認為自己已經達到了很高的境界,他非常謙虛,總感到自己還有許多不如人的地方,總想著向別人學習。一代宗師尚且如此,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又豈能例外呢?
古今中外,許多成功人士,皆有向別人虛心學習的優(yōu)點,它們的成功也正說明了這一點。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就是這樣一個善于學習別人長處來彌補自己不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