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現(xiàn)代中文的經典(3)

送你一個字 作者:張曉風


二曰大

奇是不拘一格的活力,是開創(chuàng)新篇的現(xiàn)代,而大則是大家境界。曉風雖然不曾留學異域,職業(yè)也單一,從學生到教師。但由于她的好學與敏感,也得益于她家學淵源,得益于臺灣社會的憂患與動蕩,開放與多元。她有了超出前輩女作家的胸襟與視野。她集學者的淵博,詩家的靈慧,哲人的睿智,宗教的悲憫于一身。她敢于涉筆丑陋,不再唯美是鶩,而是美丑并舉。小說、電影、音樂、繪畫、攝影等藝術都納入了她的視野,促成了她觀察事物的新感性。她的散文有詩的節(jié)奏,戲劇的對話和沖突,繪畫的色彩,還有虛構的小說技法,形成了多元的集大成的美感。

當然,曉風散文之大更多的來自她散文中的博大胸懷,它結合了儒家的擔當和基督的悲憫,還有藝術的純真。她說“懷不世之絕技,目高于頂,不肯在凡夫俗子身上浪費一絲一毫的美,當然也沒有什么不對。但肯起身為風雪中行來的人奉一杯熱茶,看著對方由僵冷而舒活起來,豈不更為感人”。所以,曉風散文中有那么多凡常中國人,他們或是憂患動蕩中既善其身又濟天下的讀書人:《半局》里的杜公,《再給我們講個笑話吧》的世棠,《不識》中的父親,《未絕》里的馬國光……或是在凡常生活中持守道義和尊嚴的平頭百姓;灶下捧讀《古文觀止》的胖廚師,陪盲父游覽山頂風光的女子,為自己成為畫中人而欣喜的農夫……這是一些與作者偶然交會的小人物,或許連姓名也不曾留下,然而,在他送上的一碗辣醬里可以嘗出敬業(yè)和尊客,在她的一次擁抱中有感恩和激情,幾個未嘗的包子,一句真情的好話,都會讓我們或會心而笑,或心如搗臼,熱淚迸涌。

曉風的散文中,人物林林總總,職業(yè)、地位、年齡都迥然不同,既有可以相與出塵的名士大儒,也有只是居家過日子的柴米夫妻,他們之所以讓曉風含情凝睇,援筆勾勒,是因為曉風認為,世界上,最燦爛的光輝,最能夠燃起情感和生命的光輝,只能是源自人心。無論身居朱戶或者柴門,唯有人,才是最值得珍愛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