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希望,勇敢當個傻瓜,或安心抓住你想都沒想過的美好事物,不會太困難。盡管如此,我知道,真正的喜悅不在于成就,而在于奮斗。奮斗有一個好處是,它讓你一直在拋開過去。你要改變、進步,成為你打算要做的人,這是唯一的方法。我父親總是說:“保持腳步輕盈,準備跳舞。世界轉動太快,讓你不知所措。愛上改變吧?!?/p>
以下是要點:如果你因為舊簡報幻燈片、被駁回的提案、不相關的資料、從未拜讀過的企管大師最新力作,而被困在大理石塊里,你就無法保持靈活并且隨時舞動。你得拿出錘子和鑿子,鑿掉不需要的大理石塊。
因此,現(xiàn)在我們走進辦公室了,你有什么要扔掉的東西?標準要嚴格。保守而言,我在這里看到大約七十五到一百樣要丟的東西,包括所有的書本和文件。不幸的是,它們全都屬于同一類,只能算是一樣東西。但是我認為這很公道,對不對?否則我們早就都集滿五十樣要丟掉的東西了,老天知道,我們還差得遠呢。
我有點害怕這項丟棄任務,因為光是想到要翻遍辦公室,我就幾乎不知如何下手。過去十年,身為企業(yè)家,我對自己的公司嘗試過各種不同的策略,有些奏效,有些沒有發(fā)揮作用,而所草擬的每一項策略都意味著一整套東西:文件、對企業(yè)的推銷資料、新書構想、工作筆記本、光碟、大量的網站設計和副本、看起來應該有多達數(shù)百份的簡報幻燈片、數(shù)千頁的輔導個案筆記以及放滿他人著作和手稿的書架。
不論你是不是企業(yè)家,你的檔案柜和抽屜里一定塞滿類似的檔案和資料夾,問題在于:這些東西里,有多少真的與你扮演的角色、或是你即將成為的角色相關?
想知道辦公室里該丟掉哪些東西,必須先弄清楚你打算讓自己成為什么‘品牌’。這意思是,就像廣告所要傳達的,你所主張的價值是什么?什么要素可以顯示出你個人的品牌特點,你致力想達到的目標是什么?不論你扮演的角色、從事的工作為何,你都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如果你沒有自己創(chuàng)造出個人品牌,別人也會在心里幫你歸類為某一種“‘牌’,而他們所認定的你,很可能和你認定自己擁有的特點,是不相符的,但是你可以讓自己的特點和品牌相符。
有一點絕對是我們成功的關鍵:從根本來決定我們是誰?讓我們與眾不同或是可能讓我們與眾不同的因素是什么?這表示對我個人的品牌沒有作用的部分,我必須放手。如果你用這種方式來看你的品牌,要丟棄不再適用的東西(不只是櫥柜里的東西,還有辦公室里的東西),就容易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