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今日《西風(fēng)》何在

靠不住的歷史 作者:謝泳


在舊書市場上,常??梢钥吹搅闵⒌摹段黠L(fēng)》雜志,成套的我也在上海和北京的舊書店里見過,但索價甚昂,一般人是買不起的。

《西風(fēng)》是黃嘉德、黃嘉音兄弟兩人主編的,請了林語堂作顧問,抗戰(zhàn)前在上海創(chuàng)辦。黃嘉德是上海圣約翰出身,所以這大體決定了這本雜志的風(fēng)格。它主要是想在中國提倡英美雜志的那種文體,是一本海派風(fēng)格的雜志。黃氏兄弟后來的命運都不好,黃嘉德到了山東大學(xué),黃嘉音被打成“右派”,死在寧夏監(jiān)獄里。

說《西風(fēng)》是一本輕松的雜志,好像還不很確切,有時它上面也有很重的東西,比如有一期上就有篇《愛因斯坦論原子彈》。不過大體說來,它是一本注重趣味和知識的雜志,對現(xiàn)實生活不取激烈批判的方式,而是真實展示生活的狀態(tài)。它特別關(guān)心真實的生活,特別是青年的生活,它曾一度征文要青年來寫文章控訴教育制度對他們的傷害?!段黠L(fēng)》要青年寫出自己對生活的真實感受來,比如張愛玲得獎的那次征文比賽中,就有一篇凌茵的《我做舞女》,作者就是一個舞女,寫出了真實的生活情狀,當(dāng)時排名第七,遠(yuǎn)在張愛玲之上——張愛玲的《我的天才夢》只是榮譽獎的第三名。不過張愛玲真是了不起,她那么小的年紀(jì),那么短的一篇文章,就讓人記住了她的名言:“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里面爬滿了蚤子。”這個感覺只有貴族的后代才會捕捉到,旁人是無論如何寫不出來的。

《西風(fēng)》的文章有相當(dāng)一部分直接從歐美雜志上翻譯過來,就是漫畫也多摘自《紐約客》和《笨拙》,它的創(chuàng)作也大部出自歐美留學(xué)生之手,極重知識和趣味,是給有文化的青年讀的。

我常常想,如今會英文的青年人這么多,能不能也辦出一本像《西風(fēng)》那樣的雜志?想了想感覺還是有困難,因為雖然是一本青年讀物,但它的文化趣味和格調(diào),有時還是與我們的習(xí)慣不合。陸灝兄在上海辦《萬象》,很得《西風(fēng)》的真?zhèn)?,但《萬象》還不是《西風(fēng)》。蘭州的《讀者》倒是中國版的《讀者文摘》,但趣味土了些,尤其想教育青年向上,格調(diào)就偏了。早年沈昌文先生辦的《讀書》也有一點《西風(fēng)》的味道,但也還不是《西風(fēng)》。這三個雜志的優(yōu)點加起來,離《西風(fēng)》就差不多了,但誰有這個本事呢?今天會英文的人不少,但會到林語堂和黃氏兄弟那樣的,又有多少?還得加上漢語好這一條,所以也只能一再感嘆昔日《西風(fēng)》今何在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