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jié) 燭影斧聲,千古之謎(2)

血凝 作者:張程


誰知他進入房間后長久沒出來。王繼恩在外面高聲催促說:“事情拖延下去,就會被他人得手了。”趙光義這才下定決心入宮奪權(quán)。

當時天降大雪,王、程二人就陪著趙光義在雪中步行到宮殿。到達后,王繼恩讓趙光義先在直廬等著:“晉王請在此休息一下,繼恩先入內(nèi)打探一下情況。”程德玄說:“都到了這一步,我們直接進去,還等待什么?”三個人這才一起入宮,直到皇帝寢殿。

宋皇后聽說王繼恩回來了,還問他說:“趙德芳來了嗎?”王繼恩回答說:“晉王到了?!?/p>

之后的情節(jié)就和前兩個故事一樣了。宋皇后經(jīng)過短暫的吃驚后,以“官家”稱呼趙光義說:“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壁w光義回答說:“共保富貴,無憂也?!?/p>

宋代的《燼余錄》記載了一個八卦故事。它說趙光義對趙匡胤的妃子花蕊夫人垂涎之久,乘趙匡胤病中昏睡不醒之機調(diào)戲花蕊夫人,驚醒了趙匡胤,并用玉斧砍他,但力不從心,砍了地。于是趙光義一不做二不休,殺了趙匡胤,逃回府中?!朵乘o聞》則記述了一個與《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十七記載幾乎相同的故事,王繼恩在這場變故中發(fā)揮了關(guān)鍵的作用,趙光義是從家里被接進宮中的,宋皇后被迫承認了既成現(xiàn)實。

在這么多版本的故事中,不管趙光義是如何奪取帝位的,有一點是所有的故事都認同的。那就是宋太祖趙匡胤是自己死的,不是趙光義殺死的。盡管之后有人懷疑宋太祖可能是被謀殺的,而兇手極可能就是親弟弟趙光義。忙亂的人影,怪異的斧聲,以及太祖含義模糊的“好為之”的高叫聲都令人懷疑。依皇宮的醫(yī)療條件,一般的疾病不會使太祖突然喪命,即使是疑難病癥,有高明的御醫(yī),靈丹妙藥,太祖也不至于一夜赴黃泉。如果太祖已病入膏肓,就該臥榻靜靜休養(yǎng),侍從悉心照料,為什么還能夜宣趙光義?因此就有后人懷疑,那天深夜發(fā)生了一場早有預(yù)謀的宮廷政變。

近年有些中外史學研究者提出,認為宋太祖是病死的,主要是根據(jù)宋史中太祖、太宗兩紀的有關(guān)字句,還有《續(xù)湘山野錄》里太祖病重的記載。日本學者荒木敏一在《宋太祖酒癖考》一文中認為,趙匡胤素嗜酒,可能是得了高血壓、腦溢血之類的急病搶救不及,才一命嗚呼的。劉洪濤先生對此也持相應(yīng)觀點,他認為,“既然宴會在宮內(nèi),太宗是倉促應(yīng)召,宴席左右不曾離人,太祖入睡時無異狀,又有侍寢守護,說是受了太宗謀害,就不可思議了。趙匡胤的死因是遺傳性家族病,即是由于躁狂憂郁病愈后,又患了腦動脈破裂(腦溢血)癥”。所以他的死亡“實是病死,不足為怪。所謂 燭謎 的玄虛只是那些性耽疑古的歷史學家的猜測而已”。

在其中幾個故事版本中,王繼恩和程德玄發(fā)揮了關(guān)鍵的作用,他們幫助似乎準備不足的趙光義奪取了帝位。后人懷疑趙光義即位合法性的第二個疑點就是王、程兩個人與趙光義的關(guān)系。王繼恩極可能是趙光義平時籠絡(luò)并安插在宮中的親信,而程德玄極可能是事先得到消息匆忙趕到晉王府謀劃奪位的親信。他們兩個人在那個關(guān)鍵的夜晚,都事先做好了準備。針對這樣的質(zhì)疑,我們退一步來考慮。即使王、程兩個人是趙光義的親信,這也沒有什么可以疑惑的。古代的重臣和皇族,誰身邊沒有幾個親信?京師中各個重要人物的親信相互交織,上下活動,這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情。它是政治斗爭的需要,是個人自保和發(fā)展的需要,早已經(jīng)是朝廷中見怪不怪的事情了。第二,王、程二人在關(guān)鍵時刻為趙光義出謀劃策無可厚非,這也是真實的政治斗爭。他們事先知曉情況,事情發(fā)生時鼎力相助,這都不能用來批評趙光義在耍陰謀。

也就是說,在976年那個大雪紛飛的夜晚,是沒有任何證據(jù)可以證明趙光義是奪位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