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引言(2)

日本恐怖電影 作者:(美)杰伊·麥克洛伊


就像井上的妖怪學描繪了作為“怪異的”前“現(xiàn)代”過往特色的持久宗教模式(或“迷信”)威脅著一個現(xiàn)代化、工業(yè)化和國際化新日本的出現(xiàn)一樣,日本也存在一套呼吁通過恢復卓絕而統(tǒng)一的“日本”的過往以抵抗西方文化和軍事帝國主義的話語,它推動了一種其主要內容為回歸“被壓制(repressed)”或“受壓迫(op?鄄pressed)”的身份認同形象的敘事。 這兩種都以受到危害的社會性身體的隱喻作為號召的意識形態(tài),共存于一個更宏大的文化想象中。同樣的,正如戴維斯指出的,兩種取決于如何理解虛構(想象)的民族主義的立場,只有通過承認一種“相對的”(反二元論的)差異,也即肯定跨文化的“融合” 污染會無可避免地永久存在的觀念,才有可能成立。 此外,上面討論的互相競逐的兩種意識形態(tài),可以理解為通過日本恐怖電影的影像(iconography)和占支配地位的日本恐怖故事,特別是通過二戰(zhàn)后混亂的幾十年里創(chuàng)造出來的電影文本,已經(jīng)發(fā)生了不同程度的多種隱喻性的轉化(translation)。身體的隱喻,就像身體本身一樣,具有驚人的可塑性和可滲透性。正如松井綠 指出的,“根據(jù)每一次歷史上的適用情況來看,對被壓制的日本人 身體 的回歸,既可能是退化也可能是獲得解放的,既可能是反動的也可能是革命的?!?/p>

當然,要對近期的日本恐怖電影的“爆發(fā)”,和過去五十年來日本恐怖電影的普及進行語境化(Contextualise)的考察,我們就不能低估一些重要事件的影響,例如日本在“二戰(zhàn)”(及其后幾年的被占領)的災難性失敗、經(jīng)濟幾十年來戲劇性的復蘇以及1990年代同樣令人驚奇的大衰退(泡沫經(jīng)濟的崩潰),這些事件都無可避免地對日本國民的精神和相應的藝術創(chuàng)作產(chǎn)生影響。而且,同樣重要的是,要理解這些更為宏大的社會變化如何預示了制度和行為規(guī)范 它們是發(fā)展和維護民族(或國家)和文化認同感的核心 的形式和意義。正如蒂姆·克萊格(TimCraig)指出的,政治和經(jīng)濟的大規(guī)模變化總是會產(chǎn)生“新的社會狀況”,包括“都市化、消費文化、變動的家庭結構和性別角色以及不那么純粹而更易受外來信息和趨勢影響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 相應的,考慮到這些新奇的“社會狀況”和變化對文化想象的影響,我們只有到大眾文化中去尋找出對它的反應才是恰當?shù)摹?/p>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