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八章(26)

羅馬帝國衰亡史(第五卷) 作者:(英)愛德華·吉本


大馬士革是他最早的庇護所,提到偉大的努爾丁(Noureddin)和他的手下薩拉丁(Saladin),就他們的立場和作為而論,迷信的希臘人應該學到去尊敬伊斯蘭教徒的德行。他以努爾丁友人的身分去訪問巴格達和波斯的宮廷,經過長途跋涉繞著里海和格魯吉亞的山區(qū)走了一圈以后,最后定居在小亞細亞的土耳其人中間,這些人是東羅馬帝國的世仇大敵??坡∧醽?Colonia)的蘇丹非常友善的款待安德洛尼庫斯、他的情婦和那幫無家可歸的兇徒。為了報答他們的恩惠,他經常入侵特拉布宗這個羅馬行省,搶劫戰(zhàn)利品和擄走基督徒,每次都能滿載而歸。在這些冒險犯難的故事里,他喜歡把自己比為大衛(wèi),經過長久的放逐,能逃過惡人設置的羅網?;始业南戎?他竟敢為自己加上這個頭銜)藏匿在猶地亞(Judaea)的邊界,處于流亡的悲慘狀況下竟能夠殺死一個阿馬萊基特人(Amalekite),還對貪婪的納巴爾(Nabal)提出威脅要取他的性命,對自己的能力感到極為滿意??颇聦幖易逋踝拥挠螝v非常廣闊,能把他的姓名和宗教所獲得的光榮遍布整個東方世界。希臘教會批準一項判決,無法無天的浪子已經背離宗教的理念,雖然證實他受到逐出教門的處分,但是他從未棄絕基督教的信仰。

安德洛尼庫斯保持高度的警覺,逃避或是擊退皇帝公開和暗中的迫害,因為他的女伴被囚,終于使得自己也落入陷阱。特拉布宗的總督突擊狄奧多拉的計劃獲得成功,耶路撒冷的王后和她?兩個兒子被送到君士坦丁堡。在失去他們以后,他要忍受放逐生活漫長而又孤獨的痛苦。這名流亡者不斷哀求,獲得最后的諒解,于是投身在統(tǒng)治者的腳下,皇帝為降服鷙悍不馴的人物而感到滿足。他俯伏在地上,聲淚俱下悔恨過去一再反叛的罪行,也不敢擅自站起來,除非有信仰虔誠的臣民用暗中環(huán)繞著他頸脖的鐵鏈,把他拖到寶座的前面。這種非比尋常的懺悔在集會中發(fā)生效用,激起大家的驚愕和憐憫,教會和國家都饒恕他的罪孽。曼紐爾還是不太放心,就將他的住處安置在離宮廷有一段距離的地方,那是本都(Pontus)的小鎮(zhèn)伊諾伊(Oenoe),位于黑海的海濱,四周是茂密的葡萄園。曼紐爾逝世和幼主登基所造成的混亂,很快使他的野心有施展的大好機會,皇帝不過是十二或十四歲的兒童,沒有治理國家的勇氣、智慧和經驗。他的母親瑪麗皇后,將她自己和政府交給一個有著科穆寧姓氏的寵臣;皇帝的姊姊是另一位瑪麗,她的丈夫是意大利人,有凱撒的頭銜,使用陰謀手段對付她那討厭的后母,最后還激起一場叛變。所有的行省無人治理,首都陷入刀兵的火海,不過幾個月的惡行和軟弱就翻覆一個世紀的和平與秩序。

君士坦丁堡燃起一場內戰(zhàn),兩個對立黨派在皇宮的廣場進行浴血的搏斗,叛賊在圣索菲亞主座教堂抵擋正規(guī)部隊的圍攻作戰(zhàn)。教長盡力運用誠摯的宗教熱忱去治療公眾的創(chuàng)傷,最受尊敬的愛國人士都在大聲疾呼,皇帝需要一位監(jiān)護人,對于引起災難的始作俑者進行報復,大眾異口同聲贊譽安德洛尼庫斯的才能和德性。他在隱退的地方,對于誓言的神圣責任裝出要慎重考慮的模樣:“要是皇室的安全或榮譽受到威脅,我要用最大能力去揭發(fā)和反對這種錯誤和災禍。”他在與教長和大公的通信中,很適當?shù)囊么笮l(wèi)的《詩篇》和圣保羅的書信;很有耐性等待全民的呼吁,他們請求他去解救國家所遭受的危難。他從伊諾伊向著君士坦丁堡前進,人數(shù)很少的行列在不知不覺中壯大起來,變成人潮洶涌的群眾和軍隊。他在宗教信仰和忠于皇室這方面的表白,讓人誤以為是發(fā)自內心的言辭,他穿著簡單的外國服裝,主要是能表現(xiàn)出高貴的體態(tài),建立貧窮和放逐的生動形象。所有反對的勢力在他的面前迎風而降,等他抵達色雷斯的博斯普魯斯海峽,拜占廷水師從港口駛出來,迎接和運送帝國的救星。聲勢浩大的潮流已經無法遏制,受到皇家寵愛的人員像在太陽下取暖的蟲豸,受到暴風雨的吹襲就消失無蹤。安德洛尼庫斯最關心的事是占領皇宮覲見皇帝,將他的母親監(jiān)禁起來,再去懲治她所重用的大臣,恢復公眾的秩序和社會的平靜。然后他去拜謁曼紐爾的墳墓,當他躬身保持祈禱姿勢時下令要旁觀者回避,他們好像聽到一陣得意和報復的喃喃聲:

我的死對頭呀!雖然你把我趕出國門,讓我浪跡天涯,但現(xiàn)在我已經不再怕你了!你的遺體安全存放在七層圓頂之下,要醒來也得等待最后審判的號角吹響?,F(xiàn)在輪到我很快把你的殘骸和你的后裔踩在腳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