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章(13)

羅馬帝國衰亡史(第二卷) 作者:(英)愛德華·吉本


整個正統(tǒng)教會教士的人數比羅馬軍團的士兵更多,皇帝卻豁免他們應盡的公私勞役、市政職務、個人賦稅和奉獻樂捐,這對一般公民來說那可是難以忍受的沉重負擔;教士擔任的圣職就算抵銷對帝國應盡的全部義務教士從基督教皇帝獲得豁免狀,有關規(guī)定列入《狄奧多西法典》第十六卷。博學的戈德弗羅伊還算坦誠的舉例說明,由于他兼具市民和新教徒的身分,使得相互對立的成見獲得平衡。。每位主教對委派牧師擁有絕對不可干預的支配權,也獲得受委派教士永遠的服從,因而每個主座教堂的教士連同下屬的教區(qū),各自形成永久性的正常社會。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教堂的人員,有六十名長老或神父,一百名執(zhí)事,四十名女執(zhí)事,九十名輔祭,一百一十名讀經師,二十五名唱詩班,以及一百名守門人,總共是五百二十五名,這個適當的數目是由皇帝決定,用來解除教堂的困境。要是編制更大,就會產生債務和高利貸的問題。和迦太基的大教堂維持一個擁有五百名圣職人員的特殊機構。那個時代迷信的風氣盛行,把猶太教會堂和異教廟宇的各種盛大儀式都引入了基督教會,使得各種職位拉丁教堂的位階有七級,主教并不包括在內,其中四個最低位階,現(xiàn)在都沒有運用,只保留名銜。 和人數都在毫無自覺中迅速增加。成群列隊的各級教士,像是執(zhí)事、副執(zhí)事、輔祭、袚魔師、讀經師、唱詩班以及門房,都在各自的職位上為盛大的禮拜儀式增添氣派的場面?教士的稱呼和特權還被廣泛授予許多熱心支持教會統(tǒng)治權的虔誠教友。曾經有六百名游方教士在亞歷山大里亞的病榻邊為病人祈禱,一千一百名掘墓人在君士坦丁堡埋葬死者。成群結隊來自尼羅河畔的僧侶,像一層烏云遮住整個基督教世界。

其三,財產: 教會在《米蘭敕令》頒布(313 A.D.)后的收入和安寧都獲得保障《米蘭敕令》承認教會有關土地權的問題,也有詳盡的規(guī)定,經過國家最高行政長官正式宣布以后,各級法庭如同民法條款加以接受。,基督徒不僅重新收回被戴克里先迫害政策所奪去的土地和房屋,對過去在行政官員默許下占有的財產,從此?真正具有主權。等基督教成為皇帝和帝國的宗教后,全國教士馬上有權公開要求得到相當數量的生活費用。對一般人民而言,每年征收一定數量的稅款,比起擺脫迷信活動所要求的奉獻,必須忍受更加沉重的負擔。但隨著基督教的日趨茁壯,要求和開支也逐漸增大,教會階層必須靠信徒供奉,才能維持并且富裕起來。在《米蘭敕令》頒布八年之后(321 A.D.),君士坦丁公開容許臣民可自由將財產遺留給基督教會。教徒在生前要過奢侈的生活,或是因貪心而難免對奉獻有所保留,等到臨死時,對宗教的慷慨行為如潮水一樣奔騰出來。有錢的基督徒跟著學習君王的榜六。專制君王毋須得到世襲遺產,一樣能富可敵國,而且不論如何行善也獲得不了善果。君士坦丁未免過于聽信閑言,以為犧牲全民勤勞所得利益,來養(yǎng)活不事生產的教士,把全國的財富全分給教會,就可邀得上天恩寵。帶著馬克森提烏斯的頭顱,前往阿非利加示眾的使臣,受皇帝之囑帶給迦太基主教凱基利安(Caecilian)一封信?;实墼谛胖型ㄖ?,已命令該省的金庫把一筆三千袋或一萬八千磅白銀的巨款支付給他本人,還將進一步指示他設法解決阿非利加、努米底亞和毛里塔尼亞各地教會的困難。君士坦丁的慷慨大方隨著宗教熱情和罪惡行為一同迅速增長。他命令各城市分出相當數量的糧食充實教會慈善事業(yè)的基金,不論男女只要甘愿過著僧侶生活,都將受到君王的特殊寵愛。

位于安條克、亞歷山大里亞、耶路撒冷、君士坦丁堡以及其他地方的基督教大教堂,可以清楚看出年已衰老的皇帝,要想與完美的古代建筑一比高下,顯露出來的心態(tài),只是夸耀的宗教熱忱凱撒里亞的主教為了迎合主子的心意,在公開的場合詳盡述說耶路撒冷教堂的精美壯麗,雖然教堂已不存在,但是他在君士坦丁的傳記里,還有一段說明教堂的建筑和裝飾。他同樣也提及君士坦丁堡的圣使徒大教堂。。這些宗教建筑的形式多為簡潔的長方形,有的向兩邊擴張形成圓頂,還有伸出兩臂成為十字架形的建筑。所用木材大部分是利巴尼烏斯(Libanus)的雪松,屋頂上鋪著鍍金的銅瓦,墻壁、柱子、地面等都用色彩斑斕的大理石鑲面。裝飾圣壇用的是大量珍貴的金銀、珠寶、綢緞,這些格局宏偉的圣殿可以靠著地產收入,當做最穩(wěn)的財務基礎。

從君士坦丁在位到查士丁尼統(tǒng)治的兩個世紀,帝國一千八百座教堂不斷得到君王和人民不容他人染指的財產,日益變得更為富有。合理分配給主教的年收入可能是六百英鎊,這樣可以使他們與富人、窮人之間都保持相等的距離早期教長和最富有主教的歲入并不需強制征?,主教的每年入息最高可達三十磅黃金,最低有兩磅,中等標準約十六磅,但是年入息一般都比實際收入要低很多。。隨著所管轄城市的升級和繁榮,他們的財產無形中提高很多。一份雖然不完整但真實可信的租稅清單從梵蒂岡得到的記錄都讓人感到懷疑,這些租金總額雖然古老倒是很可靠,至少可以用來當做證據,如果出自偽造,那也在于教皇把農莊而不是把王國當成斂財目標的時代,也就是說時間要早很多。,詳細列舉了分屬于意大利、阿非利加和東部行省三座羅馬大教堂——圣彼得、圣保羅和圣約翰?拉特蘭(St. John Lateram)大教堂——的房產、作坊、果園和農莊的收益。這幾座教堂除了留作專用的油、亞麻、紙張、香料等租稅外,每年還生產兩萬兩千金幣或一萬兩千英鎊的稅金。在君士坦丁和查士丁尼時代,主教早已無法獲得教士和人民的真正信任。各教區(qū)教會的收入總分為四部分,一份主教自己支配,其余三份分配下級教士、救濟窮人、用于公眾禮拜費用。為避免這項神圣的委托發(fā)生舞弊,經常進行嚴格的查核教會收入的合法分配,在安布羅斯和克利索斯托那個時代還未建立。辛普利修斯(Simplicius)和杰拉修斯(Gelasius)是5世紀末葉的羅馬主教,在致教友的信函里提到,收入的分配具備普通法的?力,這種方式為意大利習慣法所認可。。教會的財產仍然要按規(guī)定向國家納各種稅款。羅馬、亞歷山大里亞、帖撒洛尼卡(Thessalonica)等城市的教士可以要求并獲得減免部分捐稅;但是里米尼(Rimini)宗教大會提出全部豁免的要求,由于時機尚未成熟,遭到君士坦丁兒輩的堅拒。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