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查韋斯及其反新自由主義之戰(zhàn)(1)

烏戈-查韋斯:石油、政治和對美國的挑戰(zhàn) 作者:(英)尼古拉斯·科茲洛夫


1992年之后,查韋斯崛起為一個旁人無可爭鋒的政治人物,而佩雷斯的星光日益黯淡。1992年之前,查韋斯不過是一個寂寂無名之輩。然而,政變失敗時的一段電視講話卻使他聲名大噪。他在講話中用了“暫時”一詞,并愿意為政變承擔一切責任。在那些不滿于佩雷斯政府經濟改革的窮人和邊緣群體看來,查韋斯完全就是一個英雄!人們對他的歡迎變得越來越強烈。1992年3月,加拉加斯的戒嚴尚未解除,一些人就自發(fā)地上街發(fā)起一場敲鍋抗議,要求佩雷斯立即辭職。20世紀90年代初,我在位于委內瑞拉西部的查韋斯家鄉(xiāng)旅行時,看到許多小鎮(zhèn)的公共建筑物上滿是支持這位上校的涂鴉,切身感受到人們對他的敬愛。

1992年11月,委內瑞拉爆發(fā)另一場試圖推翻佩雷斯政府的軍事政變(與“玻利瓦爾革命運動200”無甚關聯)。這場政變同樣以失敗告終,但佩雷斯因此承受著更為嚴重的辭職壓力。沒過多久,街頭抗議者如愿以償地看到這位政壇宿將走到仕途盡頭。一個委內瑞拉法庭認為佩雷斯濫用公共資金,因而判他入獄服刑兩年零四個月。民主行動黨把這位在委內瑞拉政壇沉浮半個世紀之久的政客開除出黨。1993年12月,他因為濫用和盜用公共資金而被正式罷免總統(tǒng)職務,軟禁在家中。后來,他擺脫盜用資金的罪名,但委內瑞拉最高法院在1996年5月認定針對他的其他指控成立。佩雷斯的下臺意味著傳統(tǒng)兩黨體制在委內瑞拉的終結。

基督教社會黨的元老拉斐爾·卡爾德拉(RafaelCaldera)聯合一批黨內持異見者與“爭取社會主義運動”合作組建匯合黨(Convergencia)。在1993年的大選中,匯合黨靠著對新自由主義的批評贏得勝利。不過,卡爾德拉在當選總統(tǒng)時的得票率僅為30%。曾在1969年至1974年擔任總統(tǒng)的卡爾德拉在執(zhí)政之后停止實施民主行動黨推行的私有化政策,很謹慎地避免對查韋斯及其政變提出任何批評。他甚至下令特赦查韋斯,使后者得以在1994年出獄。埃爾訥認為,這些政變軍人在囚禁期間提高了自身的政治覺悟,在出獄之后強烈呼吁重新談判國家的外債,要求通過稅制改革把更多的財富分配給窮人。查韋斯先是著手創(chuàng)建“第五共和國運動”,繼而前往古巴會見卡斯特羅,并在墨西哥宣布參加委內瑞拉大選。

如同當年的佩雷斯,卡爾德拉最終也未能堅守自己的立場。當委內瑞拉發(fā)生銀行危機、資本紛紛外逃時,他背棄競選諾言,在1995年開始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進行談判,謀求獲得經濟結構調整所需的14億美元貸款。他根據該組織的建議制訂了經濟計劃“委內瑞拉議程”,其內容是放松政府管制、實施私有化和削減公共開支,目的是恢復宏觀經濟的穩(wěn)定和遏制通貨膨脹。西斯內羅斯支持卡爾德拉的政策,認為總統(tǒng)的做法使企業(yè)界得以重新樹立對委內瑞拉的信心,也使外國投資者再次把委內瑞拉視為一個投資的理想目的地。然而,1998年大選即將到來,古斯塔沃·西斯內羅斯這樣的大富翁應該指望誰繼續(xù)在委內瑞拉推行新自由主義呢?正如大家所料,卡爾德拉的經濟政策遭到公眾的強烈反對,委內瑞拉各地不斷出現罷工和街頭抗議,民眾與警察的沖突連連發(fā)生。1997年,國際市場的石油價格高漲,卡爾德拉贏得一些轉圜空間,于是提高公共開支,推遲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要求實行的經濟結構調整。等到石油價格在1998年出現大跌,卡爾德拉政府不得不削減60億美元的政府開支。

在此期間,查韋斯提出一套反腐敗、反貧困的競選綱領,利用自己的個人魅力和出眾的口才大力爭取窮人和工人階級的支持。

金發(fā)碧眼的伊雷內·賽斯曾當選環(huán)球小姐,后當選加拉加斯的查考市市長。她參加了1998年大選,但不被人們看好。委內瑞拉的中上階層擔心查韋斯獲勝,于是一致支持在耶魯大學受過教育的企業(yè)家恩里克·薩拉斯·羅梅爾競選總統(tǒng)。薩拉斯曾在卡拉沃沃州擔任州長,并在任內實施一套有利于企業(yè)發(fā)展的政策(例如削減公共開支),此次作為獨立候選人參選。為了打敗查韋斯,民主行動黨與基督教社會黨攜手支持薩拉斯。距離大選日期不到兩個月時,民意測驗顯示查韋斯的支持率為39%。美聯社的報道說,西斯內羅斯曾在1998年10月與查韋斯舉行會面,但媒體大亨拒絕就此次會面發(fā)表公開評論。有報道指出,他決定采取兩面下注的辦法,因而讓自己的媒體發(fā)布有關查韋斯的正面報道。不過,他在后來否認自己有過這種做法。克林頓政府對委內瑞拉的局勢愈來愈感到憂慮。誰都知道,比爾·克林頓不想讓查韋斯執(zhí)掌委內瑞拉的大權。美國拒絕給查韋斯發(fā)放前往美國的簽證,理由是他曾發(fā)動推翻憲法政府的軍事政變。查韋斯的勝選會在拉美國家之中產生多米諾效應嗎?美國推進的西半球自由貿易區(qū)是否會因此受挫?美洲自由貿易區(qū)的談判進程在1994年的美洲國家首腦會議之后未能取得進展。1998年4月(委內瑞拉大選之前幾個月),34個美洲國家的首腦聚會智利首都圣地亞哥,并在會上決定成立一個由各國副部長級代表組成的貿易談判委員會。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