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徐徐降臨,雙方仍然鏖戰(zhàn)不止。漢東軍將領王小胡發(fā)現(xiàn)士兵們已經(jīng)漸露頹勢,連忙對劉黑闥說:“看來是頂不住了,咱們還是趁早抽身吧?!眲⒑陉Y雖然極不情愿,但他對戰(zhàn)場上的形勢同樣不抱樂觀,無奈之下,只好和王小胡等少數(shù)將領暗中撤出了戰(zhàn)斗。
劉黑闥就這么腳底抹油、一走了之了,可他麾下的絕大部分將士卻根本沒有察覺,依舊在那里拼死砍殺。最后,漢東軍再也無力堅持,只好向洺水北岸潰逃。
就在他們?nèi)窟M入河溝的時候,洺水上游的滔天巨浪頓時轟然而下。
當精疲力竭的漢東軍士卒睜著血紅的雙眼,看見一丈多高的洪水仿佛萬馬奔騰一樣席卷而來的時候,他們幾乎連恐懼和絕望都來不及體會,就在一瞬間被咆哮的洪水全部吞沒……
此次戰(zhàn)役的結(jié)果是:漢東軍被斬首萬余級,溺死數(shù)千人,幾乎全軍覆沒,劉黑闥僅帶著二百余騎逃奔東突厥。
聽到劉黑闥逃亡突厥的消息后,山東(太行山以東)地區(qū)的部眾頓時斗志全喪,紛紛歸降唐朝。李世民乘勝東進,掃平了跟隨徐圓朗叛亂的鄆、曹等州,隨后班師。
原本以為劉黑闥叛亂已告平定,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短短數(shù)月后,劉黑闥便借助突厥人的力量卷土重來,連克河北數(shù)城。剛剛被李淵任命為河北道行軍總管的淮陽王李道玄在下博(今河北深州市東南)與其會戰(zhàn),結(jié)果也兵敗被殺。
旬月之間,復仇之神劉黑闥再次克復夏朝全境,大搖大擺地進入了洺州。
對于李唐王朝的所有人而言,這顯然都是個壞消息。
但是有個人卻覺得這是天賜良機。
他就是時任太子洗馬的魏征。
眼看秦王李世民幾年來威望日增、功勛日隆,魏征一直替太子李建成感到憂懼。
所以在他看來,這一次絕對是李建成揚名立萬的大好機會。他對李建成說:“秦王功蓋天下,中外歸心;殿下但以年長位居東宮,無大功以鎮(zhèn)服海內(nèi)。今劉黑闥散亡之余,眾不滿萬,資糧匱乏,以大軍臨之,勢如拉朽,殿下宜自擊之以取功名,因結(jié)納山東(崤山以東)豪杰,庶可自安!”(《資治通鑒》卷一九○)
李建成深以為然,隨即主動請纓。李淵大喜,立刻頒發(fā)了一道詔書,任命李建成為“陜東道大行臺及山東道行軍元帥”,同時,宣布“河南、河北諸州并受建成處分,得以便宜從事”。也就是說,整個潼關以東的所有唐朝將吏全部要受李建成一體節(jié)制,且賦予了他臨事專斷之權。很顯然,李淵也擔心李世民的功勛和威望蓋過李建成,威脅其儲君之位,所以要刻意抬高李建成的身價,提升他的威望。
李建成出兵河北后,采納了魏征的建議,采取政治與軍事手段雙管齊下的辦法,盡力安撫原夏朝的將領和官員,同時將漢東軍的戰(zhàn)俘全部釋放,讓他們各回家鄉(xiāng),從而收攬了人心,并極大地削弱了劉黑闥在河北的群眾基礎。
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十二月,李建成率部在昌樂(今河南南樂縣)與劉黑闥對峙。但是尚未開戰(zhàn),劉黑闥的部眾便開始紛紛逃亡。劉黑闥無法禁止,只好率余眾不戰(zhàn)而逃。李建成在后面緊追不放。武德六年(公元623年)正月,劉黑闥逃到饒陽,被他的部下、饒州刺史諸葛德威誘殺。至此,轟轟烈烈的劉黑闥叛亂徹底平定。
同年二月,徐圓朗勢窮力蹙,棄城而逃,被流民所殺,河南平定。
三月下旬,梁師都的大將賀遂、索同率領下轄的十二州降唐。梁師都的勢力從此大為削弱,雖然仗著突厥人的支持不時犯邊,但基本上已是日薄西山,難以有何作為。
此外,盡管各地還有一些零零星星的小規(guī)模叛亂,但都不成氣候,李唐王朝似乎已經(jīng)完成了統(tǒng)一,天下似乎也已經(jīng)恢復了安寧。
可是,就在這一年八月初,最后一波大規(guī)模的叛亂爆發(fā)了。
叛亂者是輔公祏。他在丹陽(今江蘇南京市)稱帝,國號為宋,還煞有介事地設立文武百官。然而,在天下皆已歸心李唐、海內(nèi)普遍渴望和平的大背景下,輔公祏此舉無異于自取滅亡。
李淵當即下詔,命各地唐軍兵分四路,以李孝恭和李靖為首,大舉發(fā)兵討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三月,李孝恭和李靖在蕪湖擊敗宋軍,并迅速北上,一舉攻克梁山(今安徽和縣南)的三座軍鎮(zhèn),進而攻至丹陽城下。輔公祏怯戰(zhàn),率數(shù)萬人馬向東逃竄,但是一路上部眾卻不斷逃散,最后身邊只剩下數(shù)十個人。最后逃到武康(今浙江德清縣西),遭當?shù)亓髅褚u擊,輔公祏被生擒,旋即押赴丹陽斬首。
至此,江南徹底平定——“北自淮,東包江,度嶺而南,盡統(tǒng)之”。(《新唐書·河間王孝恭傳》)
李唐王朝從立足關中、帝國草創(chuàng)到掃滅群雄、統(tǒng)一海內(nèi),整整用了七年的時間!
在這個定鼎天下的過程中,建功最著者當非李世民莫屬。
自大唐開國以來,每一場重大的戰(zhàn)爭,每一個危急的時刻,他總是挺身而出,并且每一次都取得了輝煌的勝利。他已經(jīng)成了李唐王朝當之無愧的中流砥柱!
通過幾年來的南征北戰(zhàn),李世民的地位、權勢、功勛、威望均已達到人臣的頂點;同時,天下的英雄豪杰與文人名士也紛紛集結(jié)到了他的麾下,形成了一個實力強大的政治集團。如此種種,不能不令高祖李淵和太子李建成感到深深的不安和憂懼。
所以,到了武德七年(公元624年),統(tǒng)一天下的戰(zhàn)爭剛剛結(jié)束,另一種更為殘酷的戰(zhàn)爭就開始了。
那是李唐王朝內(nèi)部的戰(zhàn)爭。
準確地說,是李世民與李建成之間你死我活的政治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