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蘇伊士運河事件及之后(3)

通往權(quán)力之路:撒切爾夫人自傳 作者:(英)瑪格麗特·撒切爾


當然,我們當時幾乎無力去阻止匈牙利這場悲劇的發(fā)生——并且,不管有沒有蘇伊士運河危機,北約都根本不可能為了匈牙利而去冒險打一場大戰(zhàn)。但許多匈牙利人卻認為,他們是受到鼓勵朝相反的方向去想的,所以這就使他們對我們的背叛感到更加氣憤。我記得一個星期日的報紙采訪節(jié)目,接受采訪的是一名隱藏在地下室里的匈牙利婦女。她說:“西方是不會來幫助我們的。自由是非常自私的?!甭牭竭@種指責,我感覺像被刺痛了一樣。不管我們能否做點什么,對我來說,這種一個世界被劃分為不同的勢力范圍、從而導(dǎo)致像上面這樣的婦女生活在共產(chǎn)主義制度之下的格局必須要加以改變。

英國在蘇伊士運河危機中慘敗之后,很明顯的一點是,安東尼·艾登不能再繼續(xù)擔任首相了。他在這場危機中病倒了,并在1957年1月辭去了首相職務(wù)。在我活動的各個圈子里,許多人都在猜測由誰來繼任首相——因為在那個時候,保守黨領(lǐng)袖總是“浮現(xiàn)”出來的,而不是通過選舉產(chǎn)生的。我在律師事務(wù)所的保守黨同事們相信女王絕不會召見拉布·巴特勒,因為他太左傾了。相比之下,在蘇伊士運河危機時擔任財政大臣的哈羅德·麥克米倫被認為是右翼的候選人。所有這一切都表明我們對這兩個人過去和現(xiàn)在的信念了解得是多么得少——特別是那個非常優(yōu)秀、同時又令人難以捉摸的、并且不久之后將成為首相的人。

哈羅德·麥克米倫具備了一個老練的政治家所具有的強力,同時也有其缺點。從表面上看來,他帶有一種無精打采、甚至幾乎是老古董似的作風,但這卻掩蓋不住背后的精明——當然這種作風也不是為了掩蓋他的精明。他是一個戴了多個面具的人。例如,從外表上看,他帶著些愛德華七世似的玩世不恭,但你可能看不出他實際上對政治是極為虔誠的。

哈羅德·麥克米倫最偉大、影響最為持久的成就是修補了與美國的關(guān)系,這是英國恢復(fù)其聲譽和地位的基本要素。但遺憾的是,他沒有能夠彌補蘇伊士運河事件對英國政治階層的士氣所造成的損害——這是一種真正的“蘇伊士綜合癥”。他們的士氣一落千丈,原來他們自信英國無所不能,可是現(xiàn)在卻幾乎有點神經(jīng)質(zhì)地認為英國什么事都做不成,這確實是一個荒唐可笑的夸張。當時,我們?nèi)允且粋€繼美國和蘇聯(lián)之后的中等的外交強國、一個核大國、北約的重要成員國、聯(lián)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以及偉大的英聯(lián)邦的核心。

麥克米倫對國內(nèi)事務(wù)也有廣泛的影響。在他執(zhí)政期間,1957年政府取消了對私房出租的控制——這就大大減少了自1915年以來以各種形式存在的對房租進行控制的范圍——這是一項必要的、但還遠稱不上受到廣泛歡迎的舉措。但總的來說,麥克米倫正領(lǐng)導(dǎo)保守黨緩慢而謹慎地向國家干預(yù)的方向前進,而這種趨勢在1959年之后變得更加明顯了。

即使在此時,一些情況的發(fā)展也讓我感到有些不安。當彼得·桑尼克羅夫特、伊諾克·鮑威爾和奈杰爾·比爾克——麥克米倫的整個財政班子——因為1958年1月公共開支增加了五千萬英鎊而集體辭職時,麥克米倫詼諧地稱之為“一個小小的局部困難”。我沒有資格去評論這一爭端本身的是非對錯,但是在我看來,因為儉省地使用公眾的錢而辭職并非一個不體面的原因。如果在偏離正確的財政道路上邁出了最初的幾步,那么最終就會更輕易地放棄正確的財政道路。放棄正確的財政道路又會帶來自身的負面影響。而這正是之后幾年發(fā)生的情況。

然而,對保守黨來說,麥克米倫確實是一位非常精明能干的政治家。早在1957年夏天,他就已經(jīng)意識到普通人的生活水平正在迅速提高,而這正是政治成功的最好的希望。也就是那時,他發(fā)表講話說:“我們大多數(shù)人的生活從來沒有這么好過”。

工黨和批評家們則抓住這一點發(fā)起了攻擊,說這是麥克米倫容易滿足和實利主義的典型例證。但實際上這不僅是正確的,而且在政治上也是令人心服的。當時有這樣一種感覺,形勢從來沒有像現(xiàn)在這樣好過,而且這應(yīng)當歸功于私有企業(yè)而不是國家計劃。這個國家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回到那個節(jié)衣縮食的時代。因此,對“超級麥克”的攻擊被反彈了回去。

雖然如此,保守黨人在政治上恢復(fù)元氣并不是一件能夠一蹴而就的事。1957年10月保守黨大會召開時——這是我未參加的少數(shù)幾次大會之一——民意測驗顯示對工黨的支持率為百分之五十二,而保守黨只有百分之三十三。更糟的是,自由黨也給了我們重重的一擊:1958年3月,他們在托靈頓舉行的補選中取得了勝利。

直到那年夏季末,保守黨才在民意測驗中趕上了工黨。到了1959年大選的時候,兩個主要的政黨都毫不掩飾地競相針對全國要求改善物質(zhì)生活的愿望大許諾言。保守黨在宣言中直截了當?shù)卣f:“保守黨讓你過上了更好的生活,可不要讓工黨毀了你的好日子?!毙越又S諾說,保守黨將在一代人的時間里讓英國的生活水平翻一番;在工黨方面,大選活動開始沒幾天,工黨領(lǐng)袖休·蓋茨克爾就許諾說,雖然工黨計劃中有許多額外的開支,但所得稅絕不會提高——即使是在當時那種樂觀的政治氛圍中,這也是一個根本難以讓人相信的承諾。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