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老師的書一直沒機會看,根據(jù)道聽途說他的事跡,很遺憾我求學的時候沒有碰上這么牛的一位老師。
至于很多讀者感嘆上學時沒碰上我這位“麻辣鮮師”,前學生們不用遺憾因為遺憾改變不了歷史,就讓現(xiàn)正上學的孩子們遺憾去吧!因為我日程表上暫時還沒列入當歷史老師的計劃。(楊白勞式招牌微笑)
完全不懂歷史的人能看懂,百年后地主的兒孫們賣廢紙時會留下這套書
三、當年明月開啟了草根說史大潮,整整“一代”草根說史作者隨即風起云涌;袁騰飛以“最牛歷史老師”身份急起直追,也有個人鮮明的風格;你的歷史寫作帶有鮮明的個人印記,你怎么評價你的“麻辣歷史”在草根說史大潮中的地位?在草根歷史直至當代歷史寫作中,你的寫作有何特色?你希望當下、十年后、百年后的讀者和歷史研究者怎么看待你的《世界歷史有一套》?
楊白勞:我什么時候都不諱言自己是受了《明朝那些事兒》的影響開始寫世界史,《明朝那些事兒》擁有很多平時根本不讀歷史書的讀者,就因為明月的文字簡潔平直有親和力。老楊在寫世界史時一直抱持這個終極目標,就是讓那些完全不懂歷史的人能看懂,能看下去。
寫外國歷史,人名和事件都容易讓中國的讀者產(chǎn)生疏離感,所以在寫作中,人名和地名都盡量簡化,盡量減少,講述事件時,將讀者們比較熟悉的眼下正流行的事件、語言、語法融入其中,爭取讓讀者們感覺,這些外國古人在我們身邊復活了。
老楊自己不能評價自己的地位,尤其是,老楊是個長工,只知道下地耕種,還真沒想過在“大潮”中該如何自處。老楊一直說,這套世界史是給人休閑用的,百無聊賴之余,床上、馬桶上,讀者們偶爾翻翻,沒有影響睡眠或者導致便秘,沒有感覺浪費時間,讀完后,心情是輕松的,嘴角是帶著笑意的,就算是實現(xiàn)了老楊的初衷,如果讀者還能從中學到些用得上的知識,對老楊來說,則是最大的欣喜。十年后,希望還有地主偶爾記得這套書,百年后,希望這些地主的兒孫們賣廢紙時會留下這套書。但是最大的希望是,即使村口廁所沒有紙了,也不要打《世界歷史有一套》的主意。(楊白勞式招牌微笑)
中學歷史課沒好好聽的讀者喜歡聽楊白勞講世界歷史
四、中國歷朝歷代歷史寫手如過江之鯽,按說以你的資質,繼續(xù)他們的道路照樣也能風生水起,你為什么去選擇“冷門”的世界歷史下刀?這其中有什么特別考慮或“不可告人”的秘密?你寫作中參考了哪些世界歷史文本?從他們那里你提取了什么,拋棄了什么?與前人的世界歷史寫作相比,你特別在哪里、你的貢獻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