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后,項羽的大軍挺進咸陽城。雖然秦已滅亡,但項羽仍然充滿仇恨,四十萬大軍在咸陽燒殺搶掠。大批百姓死于屠刀之下,被廢的秦王子嬰也沒能幸免于難,秦宮殿被一把火燒了足足三個月,金銀財寶與女人成為被掠奪的對象。秦地百姓對這支殘暴的義軍大失所望,項羽也隱隱地察覺到了這種無言的不滿。曾經浮華富麗的城市,變成一片廢墟,他便不想久留在此地,準備率軍東歸。這時,有人對項羽說:“關中地形險要,阻山帶河,土地肥沃,這可是一塊可資稱霸的地方?!表椨饏s答道:“富貴不歸故鄉(xiāng),就像身著華麗的錦衣在夜間行路,誰看得到呢?”
在勝利面前,在權力、富貴面前,人性的弱點是顯而易見的,項羽是這樣,劉邦也是這樣,并無不同。但兩人的區(qū)別在于,劉邦貪財好色,但他最后能采納別人的建議,避免滑落到權力與富貴的陷阱之中;而項羽剛愎自用,聽不得別人的意見,惟武力是崇,推行恐怖主義政策。
項羽的缺點在于自負,這是致命的自負!
秦帝國倒了,剩下來的,就是一場瓜分權力的盛宴。誰來主持這場盛宴呢?楚懷王是名義上的元首,可是他不過是項梁、項羽叔侄立的一個傀儡罷了。剛開始時,項羽還給楚懷王一點小面子,請示道:“要如何封賞功臣呢?”楚懷王回答說:“按照以前的約定?!表椨鹨宦牐瑵M心不高興了。以前的約定,是楚懷王與諸位將領的約定,終究誰才是老大?這個小子屁股坐在王座上,還真當自己是老大了,我呸!
項羽不干了,他把各路義軍頭頭叫過來,對大家說:“懷王只不過是我們項家所立,沒有任何征伐之功,憑什么有分封諸王的權力呢?只是天下暴動剛興起時,不得不借助六國君主后裔的號召力。這三年來,披堅執(zhí)銳、沖鋒陷陣的,都是在座諸位與項某人的功勞?!贝蠹乙宦?,這話說得好,您瞧,項羽都說了,我們在座的都是有功之人,怎么說也得裂土為王,是吧?這么一來,大家紛紛表態(tài),項將軍說得有道理,我們就聽您的。
楚懷王礙手礙腳的,項羽索性把他趕到江南,扔給他一個“義帝”的名號,其實有名無實,自己則稱“西楚霸王”,主持分封諸侯的事宜。
項羽這個人,會打仗,但不懂政治,他的思想還停留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霸主”的水平上,從這點看,他不如秦始皇。
秦始皇嘗試的帝國郡縣制,雖然并不完善,但體現一種歷史趨勢,這個趨勢就是大一統(tǒng)的觀念、中央集權的觀念。為什么要搞中央集權,因為諸侯制的弊端是顯而易見的,那么多諸侯國同時存在,兼并戰(zhàn)爭就不可避免。但是項羽卻認為自己很強大,諸侯國誰敢跟他較量呢?不是找死嗎?所他完全廢棄郡縣制,大封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