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8月,林語堂接受賽珍珠邀請去美國。途中,他們乘坐的輪船在夏威夷停泊了一天。林本打算帶著妻女好好游覽一番,還沒下船,就看見岸上二十多人,打著大塊的橫幅,上面寫著“歡迎林語堂”。林家一行甫一露面,歡迎者蜂擁上來,給他們獻(xiàn)上鮮花編成的花環(huán)。林氏夫婦脖子上各被套了七八個,三個女兒也接受了十來個。記者的鎂光燈閃成一片,晃得林睜不開眼。來不及細(xì)想,他們就被簇?fù)碇コ晕顼垼酉聛硎浅俗该鞯椎拇瑓⒂^海底世界,晚上則是夏威夷傳統(tǒng)的大餐和觀看土人表演傳統(tǒng)的草裙舞,林玩得很盡興。臨別前,他和類似頭領(lǐng)的先生握手,感激對方的款待,然后有些羞赧地問他們是做什么的。那位先生一臉錯愕,忙自我介紹:“我們都是南洋的華僑,仰慕林先生的文名,所以特意安排了這樣一個歡迎儀式?!绷众s緊致謝。他們回到船上,發(fā)現(xiàn)有人送過來一只螃蟹,足有一尺寬。由于廖翠鳳和女兒們吃不慣生魚,餓了一天肚子,嚷著讓林語堂把螃蟹剝開。林用小鉗子斯斯文文地折騰了半天,橫豎打不開,于是干脆把螃蟹放在衣柜口,用力把衣柜門撞上,螃蟹碎了,門鈕也壞了。一家人就著冷螃蟹,終于高高興興地吃了一頓。
1938年,由《紐約時報》主辦的一年一度“全國圖書展覽會”上,舉行了一次“林語堂比賽”,組織者選出十位當(dāng)代名人,要求參賽者根據(jù)《生活的藝術(shù)》中所設(shè)計的“準(zhǔn)科學(xué)公式”為十位名人打分,答案與林語堂事先所做的答案最接近者獲得一等獎。
美國一位書評家讀完《生活的藝術(shù)》后說:“讀完這本書之后,令我想跑到唐人街,每遇見一個中國人便向他深鞠躬?!?/p>
巴西有一位貴婦人欽慕林語堂,恰好有人贈給她一匹名馬,于是為馬取名為林語堂。后來,這匹馬參加比賽,巴西各報,都以大幅標(biāo)題登出“林語堂參加競賽”。比賽結(jié)束,這匹馬沒有獲得名次,于是當(dāng)日晚報的標(biāo)題就成了“林語堂名落孫山”,而奪魁的馬反倒沒有消息。有人將此事告訴林語堂,林微微一笑,說:“并不幽默?!?/p>
一次,林家全家在小河上劃船,來了一位三十多歲的女性崇拜者,竟站在岸上,把衣服脫得精光,一絲不掛跳下河,追著林語堂乘的船游過來,嚇得他們目瞪口呆,不知如何是好。
林語堂一生曾三次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xué)獎候選人。他的《生活的藝術(shù)》不僅成為全美暢銷書冠軍,在美國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上,更穩(wěn)居榜首達(dá)五十二周,美國印行超過四十版,并被譯成法、德、意、荷、丹麥、瑞典、西班牙、葡萄牙等十幾種文字,成為歐美各階層的“枕上書”。
1939年,《京華煙云》出版后,被“每月讀書會”選為12月的特別推薦書目,美國《時代周刊》說:“《京華煙云》很可能是現(xiàn)代中國小說之經(jīng)典之作?!?0年代,《京華煙云》在美國多次再版,銷量達(dá)25萬冊。
1953年3月,臺灣傳媒大幅報道林語堂將為搜集寫作題材訪臺。到了預(yù)告之日,接機(jī)團(tuán)浩浩蕩蕩在機(jī)場等待大師,最后卻是烏龍一場。隔天即有親國民政府的報紙撰文稱這是“幽默的預(yù)告”,甚至指幽默大師來也只是販賣“幽默噱頭”,因此“不來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