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朝鮮半島戰(zhàn)云密布(2)

大唐帝國 作者:陳舜臣


武則天在大唐朝廷,已完全掌握主導(dǎo)權(quán)。

同時代的東亞,政治構(gòu)造近似的國家頗多。

在高句麗,國王高藏一樣也是被泉蓋蘇文擁立的傀儡;泉蓋蘇文死后,國政實權(quán)由其子繼承,絲毫沒有歸還給國王的跡象,如今泉蓋蘇文的兒子們正在激烈爭奪這個實權(quán)。高藏并沒有趁其兄弟相殘之際奪回實權(quán)的打算。

新羅的國王為女性,由善德女王和其堂妹真德女王兩代相傳,不過實權(quán)則為其堂兄弟金春秋所掌握。金春秋后來于公元六五四年即位為王,就是有名的武烈王,實際上,他以攝政身份掌握實權(quán)的時間,比起以國王身份在位的時間長。

日本的情形也與此相同。雖然那時齊明天皇的治世,大化革新以來,實際當政的是中大兄皇子。在此之前,日本也有過圣德太子不就皇位而掌控政權(quán)的先例。

在大唐,比起皇帝高宗,皇后武則天已是實質(zhì)上的執(zhí)政者。

唐率領(lǐng)大軍,與新羅聯(lián)手攻打過來時,百濟立即陷入極大混亂。

“唐為何攻打我百濟?”百濟國王扶余義慈只會驚慌失措。

十余年前,太宗遠征高句麗的借口是,新羅有意向唐入貢,卻為北部大國阻礙;太宗出兵時,百濟除派兵協(xié)助之外,并以充當向?qū)У仁卤硎拘?。雖然實際上唐由于攻不下遼東而退兵,百濟真正效勞的機會并不多,但百濟認為自己對唐已有所貢獻。

百濟也曾經(jīng)派遣過使者至唐。但由于百濟后來以壓迫東部鄰國新羅為國家目標,與高句麗的關(guān)系因而好轉(zhuǎn)。百濟若想攻進新羅領(lǐng)土,搶占城村,非得到北部大國的默認不可。

百濟過去之所以致力于與唐建立友好關(guān)系,乃是對付高句麗政策中的一環(huán)。如今與高句麗的關(guān)系既已轉(zhuǎn)好,自然再也不必致力于對唐外交了。兩國之間的關(guān)系于是急速冷卻。反觀新羅,卻在這個期間展開強力的對唐外交。由于受到百濟壓迫,這對新羅來說可是切身問題。

百濟為強化對新羅的立場,也向日本頻頻示好,并且派遣國王義慈之子扶余豐璋到日本,日本把這位王子當做人質(zhì)看待。

新羅對于外交更可謂傾力而為。攝政時代的武烈王金春秋,即親自渡海前往日本,解說新羅的立場;此外,他更親自朝唐,控訴百濟之非?;氐叫铝_后,他又派遣他的兒子朝唐?;蛟S是這般熱心的外交感動了唐――不,感動了武則天,唐因而決定遠征百濟。

“希望就共同作戰(zhàn)事宜有所商討,請即派來數(shù)位將軍磋商?!?/p>

唐派使者前來通知決定派遣遠征軍之事,并且如此告知時,武烈王拼命壓抑,不使喜色浮到臉上。

我成功了!――他真想像小孩一般大聲喊叫出來。他的努力總算開花結(jié)果了。

分別訪問過日本和唐的他,最后決定向唐一面倒。國策既然決定,態(tài)度絕不能模棱兩可。雖然這還是真德女王的時代,他卻說服女王,將服制仿效唐朝。時而來訪的唐朝使者,目睹新羅宮廷一概采用唐之服制,因而心生好感――他的勝利是建立在諸如此類極為入微的努力上的。

唐朝軍隊由山東半島越海攻進百濟。百濟企圖在熊津江口抵擋唐軍,被擊破。此次淺灘作戰(zhàn),使百濟軍折兵數(shù)千。

蘇定方率領(lǐng)的唐軍,也開往百濟國都俱拔城。耄耋之齡的百濟國王扶余義慈,實在欠缺處理艱困時局的能力。

“請不要在家臣面前露出慌張的神態(tài),快鎮(zhèn)定下來?!贝巫臃鲇嗵┤绱颂嵝迅赣H。國王在部下面前驚慌失措,自然會影響士氣。

“父王不如暫時到北方避難吧!”太子扶余隆道。

“你會跟著我來嗎?”國王露出不安表情說。

“是的,兒臣自然奉陪?!眹鹾吞与x開國都,至北境避難。

“來!我們拼死守住自己的國土吧!百濟勇士們!要死守俱拔城,唐軍遲早會撤退的。十五年前,唐曾以大軍攻打高句麗,但由于高句麗死守安市城,唐軍最后終于退兵。我們百濟勇士豈會輸給高句麗?”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