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元前841年,周都城人民不堪周厲王的暴虐專制,發(fā)動暴亂,攻入王宮,趕走了周厲王。歷史上稱這次暴動為:
A.農(nóng)民起義 B.奴隸暴動 C.國人暴動 D.平民暴動
2.歷史上對于春秋五霸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但下列選項中,哪一個選項里面的某位君主肯定不屬于春秋五霸之一?
A.齊桓公、晉文公 B.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C.宋襄公、楚莊王 D.晉文公、秦孝公
3.春秋后期,歷任齊靈公、莊公、景公三代,輔政長達50余年的齊國丞相是:
A.管仲 B.晏嬰 C.田忌 D.田文
4.《國語》相傳成于戰(zhàn)國初年,又稱《春秋外傳》,與作為《春秋內(nèi)傳》的《左傳》并列,兩者互為表里,互相參證。《國語》屬于哪一種體裁的史書?
A.編年體史書 B.國別體史書
C.紀傳體史書 D.斷代體史書
5.他是春秋時期的大政治家,他輔佐齊桓公,使齊國成為春秋五霸之首。然而,他的成就與鮑叔牙的知才善薦是分不開的,晚年他曾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此人是:
A.晏子 B.管仲 C.商鞅 D.韓非
6.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國的第一個王朝是:
A.商朝 B.周朝 C.夏朝 D.秦朝
7.據(jù)記載,元謀人是我國境內(nèi)最早的直立人,元謀人距今有:
A.150萬年 B.170萬年 C.180萬年 D.200萬年
8.山頂洞人是中國華北地區(qū)舊石器時代晚期的人類,屬于晚期智人,他們生活的時代距今大約有:
A.3萬年左右 B.2萬年左右 C.1萬年左右 D.7千年
9.甲骨文是目前已知中國最早的、成體系的文字。它以象形為基礎,有4500個單字和固定的語法結構。甲骨文是我國哪個朝代的文字?
A.商朝 B.周朝 C.夏朝 D.秦朝
10.公元前200年,漢高祖劉邦率大軍親征匈奴,結果被冒頓單于包圍,后來設計才能逃脫。從此西漢和匈奴和親,歲奉貢獻,并且開關市和匈奴貿(mào)易。劉邦被冒頓單于包圍于什么地方?
A.垓下 B.白登山 C.土木堡 D.晉陽
11.下列選項中不是“漢初三杰”的是
A.韓信 B.張良 C.樊噲 D.蕭何
12.吏、戶、禮、兵、刑、工六部是中國古代的政府部門,分管各項事務。六部最高長官的官職名稱叫:
A.侍郎 B.太師 C.司空 D.尚書
13.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說:“網(wǎng)羅天下放失舊聞,考之行事,稽其成敗之理,凡百三十篇?!边@“百三十篇”就是后來的:
A.《詩經(jīng)》 B.《春秋》 C.《史記》 D.《資治通鑒》
14.陳勝、吳廣大澤鄉(xiāng)起義,揭開了歷史上反對秦朝暴政的序幕。大澤鄉(xiāng)位于:
A.湖北 B.湖南 C.江西 D.安徽
15.劉邦在位后期,與眾臣歃血為盟,特別詔令:“非劉氏而王者,若無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誅之。”其目的在于:
A.加強對地方的控制 B.禁止分封異姓王侯
C.鼓勵臣民建立軍功 D.安撫漢初以來的功臣
16.西漢時期,以長安為起點,經(jīng)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并且聯(lián)接地中海各國的路上通道被稱為絲綢之路。這條絲綢之路的開辟者是:
A.張騫 B.班超 C.班固 D.昭君
17.光武帝劉秀統(tǒng)治時期,鎮(zhèn)壓農(nóng)民起義軍,削平各地割據(jù)勢力,完成了統(tǒng)一大業(yè)。出現(xiàn)了社會安定、經(jīng)濟恢復、人口增長的局面,史稱“光武中興”。劉秀公元25年稱帝,定都:
A.長安 B.洛陽 C.高邑 D.漁陽
18.官渡之戰(zhàn)中,曹操帶兵奇襲烏巢,燒掉了袁紹的糧草大營,成為官渡之戰(zhàn)的轉折點。在這個戰(zhàn)役中,是誰獻計曹操夜襲烏巢的?
A.楊修 B.許攸 C.徐庶 D.諸葛亮
19.李白詩句“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中的“謝公屐”最早出現(xiàn)于:
A.春秋戰(zhàn)國時期 B.秦漢時期
C.魏晉南北朝時期 D.隋唐時期
20.南北朝時期,鮮卑族統(tǒng)治了中國北方,經(jīng)過一系列漢化改革,鮮卑族迅速壯大,不但保持最初的驍勇,而且越發(fā)知書達禮。鮮卑族推行漢化政策最著名的人物是:
A.北魏獻文帝 B.北魏孝文帝 C.姑蘇慕容 D.北周宇文氏
21.京杭大運河全長1794公里,是世界上最早的運河。它溝通了海河、淮河、黃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是世界水利史上的偉大工程之一,是貫穿中國南北的重要水運航道,對南北經(jīng)濟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對開辟京杭大運河做出最大貢獻的皇帝是:
A.唐太宗 B.隋煬帝 C.乾隆 D.朱元璋
22.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
A.增設機構,獨立施政 B.分工明確,相互協(xié)調(diào)
C.一職多官,互相牽制 D.簡化機構,總攬于上
23.杜甫的一首詩中“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表現(xiàn)了人民安居樂業(yè)、社會一片繁榮的景象。這一時期,國內(nèi)政治經(jīng)濟穩(wěn)定,中國進入了繁榮昌盛的時期,史稱“開元盛世”。這一時期在位的皇帝是:
A.唐玄宗 B.唐太宗 C.武則天 D.唐中宗
24.布達拉宮是松贊干布為唐朝的哪位公主修建的王宮?
A.文成公主 B.金城公主 C.東華公主 D.永安公主
25.“杯酒釋兵權”發(fā)生在哪一年?
A.公元960年 B.公元963年 C.公元前960年 D.公元1141年
26.《資治通鑒》旨在以歷史為借鑒,記載了上起周威烈王、下至后周世宗顯德六年十六個朝代一千多年的歷史事件。《資治通鑒》是我國最詳盡、最大的編年史,是治國理民、為人處世、智慧啟迪以及移風易俗的范例和借鑒。該書的編者是:
A.司馬光 B.司馬昭 C.司馬相如 D.司馬遷
27.下列詞句:①休養(yǎng)生息;②杯酒釋兵權;③犯顏直諫;④“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⑤“中國11世紀時的改革家”??梢宰鳛槭捄?、魏征、趙普、范仲淹、王安石等五位中國古代宰相小傳,下列選項對應的排序正確的是: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⑤④ C.①③②④⑤ D.③①④②⑤
28.“國家本置中書、門下以相檢察,中書詔敕(皇帝頒布的法律文告)或有差失,則門下當行駁正。”(《資治通鑒》)此材料主要反映了三省六部制度:
A.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權利一分為三
B.既合作又相互牽制和監(jiān)督,提高了行政效率
C.是中國官制史上的重大變革
D.削弱了相權,加強了皇權
29.秦代著名政治家,戰(zhàn)國末年楚國上蔡人。秦王曾采納他的計謀,遣謀士持金玉游說關東六國,離間各國君臣,又任其為客卿。他在秦王政統(tǒng)一六國的事業(yè)中起了較大作用。始皇死后,他與趙高合謀,迫令扶蘇自殺,立少子胡亥為二世皇帝,后為趙高所殺。此人是:
A.李斯 B.韓非 C.呂不韋 D.王綰
30.春秋末年,稱霸春秋時代的晉國被三家瓜分,徒有虛名的周王室正式冊封三家為諸侯,時稱“三晉”。瓜分晉國的三家為:
A.韓、趙、魏 B.燕、楚、齊 C.秦、趙、燕 D.齊、秦、燕
31.秦國在逐步消滅六國中應用了很多外交策略,下列不屬于秦國外交策略的是:
A.合縱 B.連橫 C.遠交近攻 D.分化離間
32.《戰(zhàn)國策》是戰(zhàn)國時期的史料匯編,33篇,490章。該書不是一人之作,也不是一時之作,最初并無統(tǒng)一的名字,“或曰國策,或曰國事,或曰短長,或曰事語,或曰長書,或曰修書”,《戰(zhàn)國策》的編訂者和命名者是:
A.班固 B.司馬遷 C.劉向 D.陳壽
33.以八萬人馬戰(zhàn)勝苻堅的百萬大軍,創(chuàng)造了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zhàn)役,留下“八公山上,草木皆兵”歷史典故的人物是:
A.謝衡 B.謝靈運 C.謝玄 D.謝安
34.《后漢書》的作者是南朝宋代的:
A.范曄 B.班固 C.司馬遷 D.陳壽
35.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淵次子李世民在下屬尉遲敬德、段志玄、長孫無忌等人的幫助下,殺死了與自己對立的太子李建成及齊王李元吉,迫使其父李淵退位,隨后,李世民登基,史稱唐太宗。歷史上稱這次政變?yōu)椋?/p>
A.奪門之變 B.玄武門之變 C.陳橋兵變 D.巫蠱之亂
36.古代中國的等級制度十分嚴格,不僅人活著的時候要嚴格按照等級行事,就算是人死了,喪葬之禮也是等級分明。古時皇帝死去稱為:
A.薨 B.不祿 C.填溝壑 D.崩
37.中國歷史悠久,歷朝歷代地名多有變化,包括一些指向比較模糊,范圍比較廣的地理稱謂也有變化。例如“山東”在現(xiàn)代是指山東省、齊魯大地,而在春秋戰(zhàn)國直至秦末,地理上所稱的“山東”是指:
A.齊國和魯國 B.泰山以東 C.太行山以東 D.崤山以東
38.四大名鎮(zhèn)中,岳飛抗金取得大捷的是:
A.景德鎮(zhèn) B.漢口鎮(zhèn) C.佛山鎮(zhèn) D.朱仙鎮(zhè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