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 案
1.A、B、D、E
知識點:“經”主要是四書五經;“史”主要是史記、漢書等史書(正史);“子”主要是諸子百家;“集”主要是歷史上名家的詩歌散文集。經、史、子、集是中國古籍按內容區(qū)分的四大部類。一些大型的古籍叢書往往囊括四部,并用以命名,如《四庫全書》《四部叢刊》《四部備要》等,可見四部分類對古籍的重要意義。
2.A、C、D
知識點:六經是《詩經》、《尚書》、《儀禮》、《樂經》、《周易》、《春秋》這六部經典的統(tǒng)稱。其中,《禮經》漢代是指《儀禮》,宋以后《五經》中的《禮經》一般是指《禮記》。《莊子》一書最早稱書籍為經,并列舉了六部經書,即《詩》、《書》、《禮》、《樂》、《易》、《春秋》。漢朝學者也稱此六經為六藝。
3.D
知識點:“六經”之中的《樂經》散失,只留存下來《樂記》一篇,并入《禮記》中,因此在漢朝,以此五本著作作為經典,稱為《五經》。《樂經》,書名,《六經》之一。關于《樂經》的流傳,有多種說法。一是認為,《樂經》已亡于秦火;一是認為,《周禮·春官宗伯》之《大司樂章》為《樂經》;一是認為,本來就沒有《樂經》這部經。第一種說法,即《樂經》已亡于秦火,較為可信,采納的人也最多。
4.A
知識點:《四書》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這四部著作的總稱。據稱它們分別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參、子思、孔子、孟子,所以稱為《四子書》(也稱《四子》),簡稱為《四書》。南宋光宗紹熙元年(1190年),當時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在福建漳州將《禮記》中的《大學》、《中庸》兩篇拿出來單獨成書,和《論語》、《孟子》合為四書,并匯集起作為一套經書刊刻問世。
5.D
知識點:《春秋》是我國古代第一部編年史,被列入“五經”。其倫理大旨是“道名分”和“懲惡揚善”。孟子說:“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司馬遷也有孔子作《春秋》之說?!洞呵镒髠鳌?、《春秋公羊傳》、《春秋榖梁傳》是為解釋《春秋》而作,合稱“一經三傳”。
6.A、B、C
知識點:《左傳》是一部史學名著和文學名著,也是我國現(xiàn)存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體史書。舊時相傳為解釋孔子的《春秋》而作。《左傳》原名《左氏春秋傳》,又稱《春秋左氏傳》,或者稱《左氏春秋》,西漢時稱之為《左氏春秋》,東漢以后改稱《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
7.B
知識點:“傳”是解釋“經”的著作。比如,《春秋》是魯國史官編寫的歷史,經過孔子的整理修訂后,成為儒家的經典之一,又叫《春秋經》。而解釋《春秋經》的著作叫“傳”,有三種:《春秋·公羊傳》、《春秋榖梁傳》、《春秋左氏傳》。
8.A、D
知識點:《禮記》是戰(zhàn)國至秦漢年間儒家學者解釋說明經書《儀禮》的文章選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資料匯編?!抖Y記》的作者不止一人,寫作時間也有先有后,其中多數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名關門弟子及其學生們的作品,還兼收先秦的其他典籍?!抖Y記》一書的編訂者是西漢禮學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
9.A、B、D
知識點:在這三本書中,《儀禮》是成書較早的一部,書的內容主要是闡述春秋戰(zhàn)國時期士大夫階層的禮儀,提倡一種有等差的人倫禮儀。《禮記》是戰(zhàn)國至秦漢年間儒家學者解釋說明經書《儀禮》的文章選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資料匯編?!抖Y記》的內容主要是記載和論述先秦的禮制、禮意,解釋《儀禮》,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問答,記述修身做人的準則。
10.B
知識點:《論語》并不是孔子所著,而是由他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班固的《漢書·藝文志》說:“《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于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p>
11.C
知識點:老子名李耳(約公元前580年~前500年之后),字伯陽,又稱老聃,后人稱其為“老子”。他的哲學思想和由他創(chuàng)立的道家學派,不但對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對我國2000多年來思想文化的發(fā)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2.B
知識點:兼愛和非攻是墨子思想的核心,在《墨子·魯問》里有這樣一句:“國家務奪侵凌,即語之兼愛、非攻?!彼^兼愛,包含平等與博愛的意思。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礎上相互友愛,“愛人若愛其身”,并認為社會上出現(xiàn)強執(zhí)弱、富侮貧、貴傲賤的現(xiàn)象,是由天下人不相愛所致。
13.B
知識點:儒學十三經包括有《周易》、《尚書》、《周禮》、《禮記》、《儀禮》、《詩經》、《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榖梁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而《荀子》不屬于此列。
14.D
知識點:《尚書》相傳是孔子所作,但有些篇是后來儒家補充進去的。原稱《書》,到漢代改稱《尚書》,意為上代之書?!渡袝?,在作為歷史典籍的同時,向來被文學史家稱為我國最早的散文總集,是和《詩經》并列的一個類別。但這些散文,用今天的標準來看,絕大部分應屬于當時官府處理國家大事的公務文書,準確地講,它應是一部體例比較完備的公文總集。
15.A
知識點:這是《論語》中記載的曾子的言論:“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意思是說,我每天多次進行自我檢查:替別人出主意做事情是否盡心盡力呢?與朋友交往是否誠實呢?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復習了呢?
16.B
知識點:《周禮》是由西周時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軍事家周公旦所著?!吨芏Y》所涉及之內容極為豐富。大至天下九州、天文歷象,小至溝洫道路、草木蟲魚。凡邦國建制、政法文教、禮樂兵刑、賦稅度支、膳食衣飾、寢廟車馬、農商醫(yī)卜、工藝制作,各種名物、典章、制度,無所不包。堪稱為上古文化史之寶庫。
17.A、B
知識點:《公羊傳》是專門解釋《春秋》的一部典籍,又稱《春秋公羊傳》或《公羊春秋》。其起止年代與《春秋》一致,即公元前722年至前481年,其釋史十分簡略,而著重闡釋《春秋》所謂的“微言大義”,用問答的方式解經。
18.A、B
知識點:《榖梁傳》是一部對《春秋》的注解,又稱為《谷梁春秋》或《春秋榖梁傳》。傳說孔子的弟子子夏將這部書的內容口頭傳給谷梁俶(亦名谷梁赤,字元始),谷梁赤將它記錄下來,其成書時間是在漢朝。
19.C
知識點:《爾雅》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解釋詞義的書,是中國古代的詞典。《爾雅》也是儒家的經典之一,列入十三經之中?!稜栄拧肥呛蟠甲C古代詞語的一部著作,被認為是中國訓詁學的開山之作,在訓詁學、音韻學、詞源學、方言學、古文字學方面都有著重要影響?!稜栄拧肥俏覈谝徊堪戳x類編排的綜合性辭書,是疏通包括五經在內的上古文獻中詞語古文的重要工具書。
20.A
知識點:《左傳》相傳是春秋末年左丘明為解釋孔子的《春秋》而作。司馬遷和班固都證明是左丘明,這是目前最為可信的史料。左丘明,姓左丘,名明(一說姓丘,名明,左乃尊稱),春秋末期魯國人。左丘明知識淵博、品德高尚,孔子言與其同恥。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碧匪抉R遷稱其為“魯之君子”。
21.A、B、C
知識點:《學而篇》是《論語》中的一篇?!肚f子》共33篇,分“內篇”“外篇”“雜篇”三個部分,一般認為“內篇”的7篇文字肯定是莊子所寫的,“外篇”15篇一般認為是莊子的弟子們所寫,或者說是莊子與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寫成的,它反映的是莊子真實的思想;“雜篇”11篇的情形就要復雜些,應當是莊子學派或者后來的學者所寫,有一些篇幅被認為肯定不是莊子學派的思想,如《盜跖》、《說劍》等。內篇最集中表現(xiàn)莊子哲學的是《齊物論》、《逍遙游》、《大宗師》等。
22.D
知識點:《韓非子》一書中記載了大量膾炙人口的寓言故事,著名的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諱疾忌醫(yī)”、“濫竽充數”、“老馬識途”等等。這些生動的寓言故事,蘊含著雋永的哲理,其思想性和藝術性的完美結合,給人們以智慧的啟迪,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
23.C
知識點:《淮南子》在闡明哲理時,旁涉奇物異類、鬼神靈怪,保存了一部分神話材料,像“女媧補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觸不周山”等古代神話,主要靠本書得以流傳。然而這部涉及范圍十分廣泛的文化巨著,留傳下來的只有《內書》21篇,也就是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淮南子》。
24.A
知識點:列子是戰(zhàn)國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莊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读凶印酚置稕_虛經》,是道家重要典籍。今本《列子》8卷,從思想內容和語言使用上看,可能是今人根據古代資料編著的。全書共載民間故事、寓言、神話傳說等134則,是東晉人張湛所輯錄增補的,題材廣泛,有些頗富教育意義。
25.A
知識點:《墨子》一書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對墨子言行的記錄,是闡述墨家思想的著作,原有71篇,現(xiàn)存33篇,一般認為是墨子的弟子及后學記錄、整理、編纂而成。其中的《經上》、《經下》、《經說上》、《經說下》、《大取》《小取》等6篇,一般稱做《墨經》或《墨辯》,著重闡述認識論和邏輯學,在邏輯史上被稱為后期墨家邏輯或墨辯邏輯(古代世界三大邏輯體系之一,另兩個為古希臘的邏輯體系和佛教中的因明學);其中還包含許多自然科學的內容,特別是天文學、幾何光學和靜力學。
26.C
知識點:荀子,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在《荀子·勸學》之中有很多流傳后世的經典語句,比如“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薄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等。
27.D
知識點:在社會歷史觀上,《呂氏春秋》認為歷史是不斷發(fā)展的,“刻舟求劍”這則寓言是諷刺那種拘泥成例的人,生動地表現(xiàn)了《呂氏春秋》的歷史觀。
28.D
知識點:“太極”一詞最早見于《周易·系辭上》。這一概念影響了儒學、道教等中華文化流派。后來,太極逐步被理解成闡明宇宙從無極而太極,以至萬物化生的過程。其中的太極即為天地未開、混沌未分陰陽之前的狀態(tài)。
29.B
知識點:智,是自我之智。明,是心靈之明。這句話的意思是:你了解別人,這是智慧;你了解自己,這是高明。知道別人是智慧,知道自己是高明,合起來就是明智,你這個人很明智?!爸苏咧?,自知者明”出自老子《道德經》。
30.D
知識點:呂不韋是雜家的代表人物;許行是農家的代表人物;鄒衍是陰陽家的代表人物?;菔┦敲业拇砣宋?,他還是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哲學家。他和莊子是好朋友,他們經常辯論,可謂棋逢對手。莊子曾評價惠施很有學問,道術很多,寫的書能裝五車。成語“學富五車”就是由此而來,通常形容學問大、讀書多。
31.D
知識點:孟子是世人公認的孔子之后最大的儒家學者??鬃尤ナ篮螅鍖W歧路亡羊,鄒魯學者大多只對孔子學說中的“禮容末節(jié)”感興趣,而“不見其大”者。只有子思“上探本與天道,下及經綸天下之大經”,繼承弘揚了孔子學說。孟子受其影響而進一步發(fā)揚光大,使儒學面目一新。
32.B
知識點:在人性問題上,荀子提出“性惡論”,主張人性有惡,否認天賦的道德觀念,強調后天環(huán)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荀子認為人與生俱來就想滿足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滿足便會發(fā)生爭執(zhí),因此主張人性本惡,須由圣王及禮法的教化來“化性起偽”,使人格提高。
33.D
知識點:老子,春秋時思想家,道家創(chuàng)始人。一說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陽,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東)厲鄉(xiāng)曲仁里人,著有《老子》,書中包括大量樸素辯證法觀點,認為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fā)展具有深刻影響。
34.C
知識點:董仲舒在著名的《舉賢良對策》里提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理論。自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后,成為思想意識形態(tài)的一極,后世無非是對它進行修修補補,它獨霸中國兩千余年。封建思想實質上就是儒家思想,它至今仍然在現(xiàn)實社會中影響著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生活以及法律等各個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