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4.一戰(zhàn)定乾坤——高歡入主洛陽(7)

后三國風(fēng)云-上 作者:趙王


 

而鐵的紀(jì)律不是從天而降的,如何將它植入這些游兵散勇身上,并成為他們身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呢?

對此,高歡早已胸有成竹:只有懷有必死之心,才會奉行鋼鐵之紀(jì)。人皆貪生懼死,為求活命,不憂其不眾志成城,而他現(xiàn)在要做的就是把所有的六鎮(zhèn)之人逼到絕境之中。于是他刻意安排了這樣的一場演出:他先偽造了一份爾朱兆的信函,稱要征配部分六鎮(zhèn)之民重返山西作為契胡族人的部曲。聞此噩耗,六鎮(zhèn)之人大恐,剛剛逃離契胡族的魔爪,在冀州過了幾天小康日子,卻又得重返狼窩去做奴隸和勞工,所以對爾朱家族之恨皆痛入骨髓。

見此招見效,高歡又趁熱打鐵,偽造并州軍令,稱爾朱兆立馬要征配部分六鎮(zhèn)之人前去討伐并、汾一帶的賊民。高歡裝作軍令難違的無奈樣子,火速征集了一萬多人,要求立馬上路。而孫騰、尉景兩人事先被安排好了唱紅臉的角色,在一旁替鎮(zhèn)民苦苦相請,請求寬限五日。如此折騰了兩回。

寬限十日,這時間也是高歡的精心安排,此十日足以讓六鎮(zhèn)人被恐懼、痛苦折磨得失去任何理智,將心中的憤怒、仇恨醞釀至極點,就等著上路那一天的集體爆發(fā)!高歡見火候已足,便親至郊外送這萬人上路。六鎮(zhèn)之人都是沾親帶故,盤根錯節(jié),雖說征配一萬,但卻幾乎涉及所有鎮(zhèn)戶,今日一別,眾人都明白今生毫無相見之可能。

到了高歡引爆火藥桶的時候了,而他點燃的方式卻與他人截然不同——他用的是眼淚。冠冕堂皇之言過后,高歡便是淚如雨下,言辭哽咽,營造出生離死別的氣氛。見主帥落淚,六鎮(zhèn)人更是哭號不已,響聲震天,群情激昂。

高歡泣不成聲,講出了讓六鎮(zhèn)人肝膽俱裂之語:“今直西向,已當(dāng)死;后軍期,又當(dāng)死;配國人,又當(dāng)死,奈何?”

此三個死字如同驚濤駭浪接天而來,讓六鎮(zhèn)之人心如死灰,明白此行毫無生望。既然橫豎皆死,為何不以死相博,以求生路?于是,群情洶涌,高喊:“唯有反而!”

逼反成功,可這只是他的第一個目的。逼反他人只能算庸人所為,引別人逼反自己才是真正的高手。此二者的區(qū)別在于,前者是他人迫于威逼利誘,只得陽奉陰違,可哪天突然掉轉(zhuǎn)槍口也在所難料;而后者定會死心塌地。

這戲還得接著唱,高歡又開始循循善誘:“造反乃一時之計,應(yīng)當(dāng)推舉一人為主,誰可者?”明知故問嘛,眾人皆推選高歡。

此時,高歡怎會痛快答應(yīng)?他忙與眾人約法三章,道:“你等皆是連親代故,難以控制。不見葛榮乎?雖有百萬之眾,曾無法度,終自敗滅。今以吾為主,當(dāng)與前異,毋得欺凌漢人,違犯軍令,生殺予奪由吾執(zhí)掌。如不允諾,吾不為這貽笑天下之事。”

為求活命,眾人皆連連點頭:“死生唯命!”高歡完成了點石成金之舉,便殺牛犒勞眾人,起兵于信都。

明明是造反,可這一切都是靜悄悄的,連殷州刺史爾朱羽生都被蒙在鼓里,誤以為高歡依然是自己的盟友。高歡的狡詐由此可見一斑。

可行為風(fēng)格上一向不同常人的李元忠忍不住了,他不等高歡號召,便擅自率兵開始攻打爾朱羽生。高歡趁勢派高乾佯裝前去支援爾朱羽生(因高乾已投靠高歡,跟爾朱羽生也算盟友),爾朱羽生喜出望外,可他馬上為自己的輕信付出了血的代價。高乾率輕騎入城,假裝邀請爾朱羽生共商軍計。蒙在鼓中的爾朱羽生深信不疑,可一出門便被擒拿斬首,殷州不戰(zhàn)而克。

高乾拎著羽生頭顱來見高歡,高歡便撫膺大嘆:“今日反決矣?!焙芏嗳寺洳萸岸急煌锼啤獨⑷艘允菊\意,高歡此舉也藏著這意思:如今高乾和李元忠手上已沾上了爾朱家族的鮮血,以后再也不怕他們首鼠兩端了。

既然都上了賊船,那么也該正大光明地造反了,于是高歡上表宣揚(yáng)爾朱家族罪惡,起兵征討。他的智囊孫騰認(rèn)為既然造反,就得另立旗幟,以便號令眾人,以免人心渙散。但高歡明白立帝事關(guān)重大,自己手頭并無合適人選,倉促行事,反倒貽害將來??伤罱K受不了孫騰三番兩次地苦請,便只得推立渤海太守元朗為帝。高歡被封為丞相,高乾為司空,高敖曹為驃騎將軍。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