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有人會說,趙老板下面的人素質(zhì)也差勁,這事情怎么不想到領導前頭去呢?拍功太差。這話,可把下僚當神待了,以為拍馬屁者真的是領導肚子里的蛔蟲。領導沒任何暗示,下面就已經(jīng)心領神會?沒那回事。
領導撅什么屁股,就知道領導要拉什么屎,這前提是,領導撅了屁股。屁股都沒撅,誰知道他要拉屎?有很多事會場上不便明說,下面一時不能領會,得搞點暗示,才能讓人知道他肚里有個小九九。領導今天有新想法,明天有新意圖,后天有新心思,再天有新欲念,誰有那么大的神通一一曉得?
也就是說,上下啥都能夠同心是不可能的。如何上下心心相???如文件上的事、如報紙上的事、如材料上的事,當然可以三令五申,講得明白透徹。但要提拔個大舅子、收個大紅包、愛上個大姑娘等一干難言之事,領導再傻也不會有話就說、有屁就放。既如此,那么上下如何交流呢?趙老板的方式是說自己夢見了神,講夢話說囈語,讓下僚去深刻領會精神實質(zhì),這樣下僚就不傻了。臣子的聰明之處不是先天知之,而是領導打了手勢、眨了眼睛、踢了一腳、撅了一臀、做了一夢之后,屬下馬上說明白。許多事情看起來君臣間并沒通氣,其實早已交心,認識高度一致,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許多人以為這是下屬通神,對領導心思琢磨得透,臣子鉆了君腹做了蛔蟲,這種情況有嗎?有,是異態(tài),非常態(tài)。像趙老板一樣,領導始終把握主動權,通過這種夢見神或變種夢見神來與臣屬交心通氣,才是常態(tài)。
2.文盲當官后
除了草莽英雄開國之外,其實文盲是難得當上官的。開國靠草莽之武功,治國靠精英之文治。劉邦在戰(zhàn)爭年代,以尿來尿文人一壺;到了和平年代,那就得以酒來敬文人一壺了,不給點好酒好菜待文人,那是不行的??婆e千年,即是明證。學而優(yōu)則仕,一般優(yōu)秀都當不了官,要優(yōu)而優(yōu)才可踏上官府門檻,哪里輪得上文盲上臺階?這當然不是說史上沒有文盲高居廟堂,不辨菽麥而要指導種菽麥的。此間情形,主要有二:一是官僚在帽子與票子間交換,二是官僚在老子與兒子間循環(huán)。
晚清的剛毅是靠后一種制度安排上的臺。滿清政府是靠滿族起的家,堅持滿族的堅強領導,是滿清政府一條核心原則。滿族取得了領導權,不管是好是孬,不管學與不學,不管優(yōu)與不優(yōu),都有位置等在那里。剛毅出身鑲藍旗,如果靠學而優(yōu)則仕,他當官連門都沒。他早年干的是在辦公室搞搞收發(fā),整整檔案,端端茶水,跑跑小腿,大體上是內(nèi)勤人員的角色。但他因為血統(tǒng)正,背靠著滿族為統(tǒng)治者這個大背景,官運亨通,青云直上,從云南布政使一路飆升,歷任山西、江蘇、廣東巡撫,軍機大臣,工部、刑部尚書,在慈禧太后那里紅得不得了。
剛毅官當?shù)媚敲创?,卻實在是文盲一個。有“別字先生”與“錯字大王”之稱。估計3000個常用字,他怕有1500字不認得,更寫不來。比如說,喝字與歇字,充其量是小學二年級的東西吧,剛毅先生就分不清。他在地方任上,判了個案子,農(nóng)民狀子說:我挑擔大糞,在村口歇一歇。剛毅念道:我挑擔大糞,在村口喝一喝。那次上面領導催要報告,剛毅親自執(zhí)筆,親自出丑,一篇小報告,錯別字滿篇,卻是自命不凡,揮就之后拿給王文韶去學習學習。王文韶一見,沒讀幾行,就讀到了一句讀不懂的話“毋跌故習”,想了很久,估計那“跌”字當是“蹈”字,所以,“乃取朱筆密點跌字四周,另書一蹈字于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