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堯不甘心于寂寞?
也不會。堯的性格他了解,這次堯出馬,心中并非是愉快的。因為,久離塵俗二十年的人,實在不會太樂意這種聒噪。
一定有迫使堯出場的理由。天下太平無事,萬民蒼生其樂悠悠。所以,非關(guān)民生。那么,只剩下,堯是想告訴他一件事情,這個事情很重要,重要到話語都不能表達,或者話語不適宜表達。
堯在整個儀式上有什么特殊的舉動嗎?沒有,一切都按常規(guī)。
但舜肯定,堯一定為他留下了拆解這個謎團的線索。
突然,舜一激靈,他終于覺察到一個略反常態(tài)的現(xiàn)象。
丹朱不在。
堯的一生,丹朱幾乎都形影不離。一是舐犢之情,二是堯需要依靠丹朱的千里眼。丹朱行必隨,已成了堯的一個生活模式。
更何況,今天犒勞賞賜禹,百官云集,丹朱已被封為諸侯,按禮制都應(yīng)在場。
丹朱更不會是病了,這點舜很清楚。他雖無千里眼,但身邊有很多順風(fēng)耳。
舜嘴角忽漾出一絲笑,他猜透了堯的苦心。這確實是件大事,且這事嘴巴很難去說。
眼前的茴香豆開始明朗起來。
堯不愧是個偉大的政治家,讓人頂禮膜拜。舜心中贊嘆道。
但舜嘴角的笑很快又成了一絲苦笑,他走到女英床邊,女英黑亮的眸子一閃一閃,像天空中最美麗的星星。她一直在等著心愛的丈夫,不論已多晚。
舜卻并沒解衣入睡,只是溫柔問道:商均呢?
女英道:在隔壁。繼而想說什么,又止住了。她在丈夫眼中看到了一絲失落和迷茫,但一閃即逝,她知道丈夫不想讓她看見,也就意味著丈夫不想告訴她,所以她不會問。
舜輕輕走到商均床前,商均已閉眼入睡,輕勻的鼾聲,似乎在做一個瑰麗的夢。舜小心地彎下腰,像一個虔誠的教徒對上帝祈禱般,輕輕吻了下兒子的額頭。
偉岸的身軀,轉(zhuǎn)身,離開。
商均卻忽然睜開了眼,眨也不??粗赣H的背影,然后,用手慢慢擦去父親滴落在他臉龐的一顆晶瑩的淚珠。
他何嘗不知道父親千回百轉(zhuǎn)的愁腸?只是,他能說什么呢?
3.6 傳位
八年后,堯為了使舜更明白他的心意,留下了那句著名的遺言。
舜唯有熱淚盈眶。他知道,是堯以大公無私的胸懷給了他生命中的一切。所以,堯的囑托,他絕不敢忘記,決不會背叛。
堯死后,舜避位給丹朱,披麻戴孝三年,如喪考妣,晝夜哭泣,泣不成聲。
丹朱一片傷心畫不成,但再傷心,他也知道,天下大勢已屬舜。
他只悄悄收拾好行裝,默默回到了食邑,像他的叔叔摯一樣,無憂無慮安安樂樂地度過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