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8日,筆者到英國英格蘭北部的桑德蘭大學參觀了一個特殊的展覽——味覺展。當時是中國四川發(fā)生大地震的一個星期后。數萬人死亡,數十萬人無家可歸,中國中央四臺電視節(jié)目中不斷播放的畫面使人撕心裂肺。在四川大學畢業(yè)、喝了四年“天府之國”水的我?guī)缀跏翘焯炻錅I。
不忍心去看,又忍不住要看。正好北京的同事來電要求分社采寫這個展覽方面的新聞。我就干脆北上采訪。
味道展采訪歸來,卻對英國人的性格有了一番新的感悟。
到美術館感受太陽的味道?原子彈的味道、前蘇聯“和平號”太空站的氣味?
不敢相信!荒唐!
乍聽說要我去采訪一個味道展,感覺確實疑惑。
到位于英國北部的桑德蘭大學的藝術、設計、媒體和文化學院的?術館正在進行的展覽確確實實地“聞到”太陽的味道——當然,是專家制造出的太陽味道后,一路將信將疑的我開始覺得太陽似乎也應該有個味道,也許就是展覽創(chuàng)造的那種……
除了金屬味道濃烈的太陽味道,人們還可以在這里體會一下前蘇聯“和平號”太空軌道站上那種好像是伏特加與腳臭混合到一起的氣味,甚至還有專家們制造出來的什么“共產主義”味道。
據筆者所知,這個至少世界上第一個創(chuàng)造并展示太陽味道的展覽是由一個展覽館學的美國碩士生發(fā)起的創(chuàng)意。
這個被命名為“若非子虛烏有”(If there ever was)的味道展覽的主創(chuàng)人是一位年齡大約在三?歲左右的小伙子——羅伯特?布萊克森。
從4月29日到6月6日進行的這個味道展覽,展出的有14種常人難以接近或根本不可能接觸到的味道。
若不是門口“桑德蘭大學藝術、設計、媒體和文化學院的美術館”招牌,似乎外人很難發(fā)現這個美術館,而走進這個從門口看上去與一般的大學教室沒有兩樣的建筑,發(fā)現刀把形的建筑內乍看上去空空如也——墻壁上追光燈照射A4紙上的介紹,以及文字下面的一個黑色的出氣口似乎才是這個展覽的全部奧妙所在。
展出的14種味道其實是14個相關的故事和故事文字下面?個感應器送出的味道。這里?但有原子彈的味道,還有太陽的味道、前蘇聯“和平號”空間站,甚至古代人打仗失敗后焚燒的特殊植物散發(fā)的味道。所有這些都是專家根據大量的資料用化學方法制成的固體顆粒散發(fā)出來的。據說,這些大約長十厘米,直徑兩厘米的玻璃器皿內的味道顆粒揮發(fā)的味道可以持續(xù)兩個月的時間。
主創(chuàng)人羅伯特?布萊克森說,為這次展覽提供味道制作支持的有為美國的寶潔、意大利的迪賽和英國的布迪卡等時尚公司設計香水的設計師,他們分別來自法國、美國、瑞典、荷蘭、日本和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