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我是誰?英國人的民族性格(2)

看不透的英國 作者:馬建國


新首相挨悶棍布萊爾看笑話

新華社倫敦2008年5月2日(記者馬建國)財政大臣出身的布朗執(zhí)政不到一年始終是磕磕絆絆,在5月2日?地方選舉中又挨了一記悶棍——執(zhí)政的工黨大敗,連倫敦市長的位子都拱手讓給了一個在很多人看來是“花花公子”的英格蘭人鮑里斯?約翰遜。

蘇格蘭人遭受打擊,曾不情愿地把首相權杖交給布朗的布萊爾似乎有說不出的高興——至少在英國媒體看來是這樣的。

5月2日,倫敦的免費晚報《LITE》頭版刊登了一張滿臉高興的布萊爾的照片。所配的文字是:瞧!誰在高興。照片上顯得蒼老的布萊爾確實在笑,笑得皺紋多了不少。

倫敦一免費報紙上刊登的“看接任首相笑話的前首相布萊爾”

身為蘇格蘭人的布朗是不是被布萊爾涮??

很難說。

?至少布朗這個蘇格蘭人沒有布萊爾這個被很多人認定的“英格蘭人”靈活和善變。其實,布萊爾出生于蘇格蘭首府愛丁堡,日后考入牛津大學圣約翰學院攻讀法律,并獲得律師資格。布萊爾的父親最早從愛爾蘭移居英國,曾在蘇格蘭和英格蘭居住,期間,曾舉家到澳大利亞生活三年。

但說到這個在英國政壇輝煌一時的布萊爾,總有人把他當成英格蘭人,并認為他是把英格蘭血統(tǒng)里的“聰慧”和律師的能言善辯結合起來,給人以“為人不厚道”的印象,因為在交權前后,不但布萊爾本人多次出爾反爾,連他那個當律師的夫人也不?站出來,甩幾句難聽話給布朗這個蘇格蘭人。有不少人甚至當時就推測,布萊爾交權給布朗,這個蘇格蘭人做首相估計也不會長久。(2010年5月初的大選結果應驗了他們的預言。)

不管“二布”對英國工黨和英國政治版圖帶來什么變化,也不必深究布萊爾的血統(tǒng)或出身。但從人文角度講,蘇格蘭人與英格蘭人的性格特色在他們二人身上有了淋漓盡致的展現。

英格蘭人也好,蘇格蘭人也罷,他們有一點是共同的:他們都認為英國最強大的是它的金融和服務,說白了,就是靠自己的資本吃飯。

為了避免尷尬,在蘇格蘭人面前,外人最好別夸獎英格蘭人。同樣,在英格蘭人前若要說蘇格蘭人直爽、熱情之類的好話,英格蘭人可能會感覺不自在,或者認為你沒有品位——因為你面前的英格蘭人才是最有教養(yǎng)、最值得稱道的那類——他們肯定這樣認為,英格蘭人個個都有一張好嘴,向人表述(Presentation)是英國人,特別是英格蘭人的長項。

大英帝國的這種獨特的民族氣質,自非一日之寒,而是由來已久。有人說,在英國人的性格中,有“曾經滄海難為水”的元素,因為“大英帝國”臣民出不了三代都有祖輩或親友到海外“為英王而戰(zhàn)”,都享受過“日不落帝國”帶來的財富——不管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

中國唐?的開國皇帝唐太宗曾講:“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p>

英國的哲學家培根曾言:“讀史使人明智?!?/p>

又道是,沉默為金,寡言為銀。

也許是近代的歷史讓英國人做得太多、見得太多,他們好像更內斂、更善于思考;平時金口不開,有機會時有板有眼,滔滔不絕。這,也成了英國人的秉性。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