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必須要說說附子這味藥,因為它太好了,所以,對有些人它就是大補,補火扶陽嘛,就會自己去買些回來,和羊肉燉成一鍋吃。殊不知這樣可能會出大問題,這個問題主要出在現(xiàn)在的附子的炮制工藝上。
附子使用一般要求先煎,生附子之烏頭堿,經(jīng)加熱轉(zhuǎn)化為苯甲酰烏頭胺和烏頭胺后,毒性可減低近二千倍。生附子這東西有巨毒,因為有巨毒才是良藥??墒乾F(xiàn)在也常聽說附子煎過后中毒的個案,這其實是因為所使用的附子是用有毒的化工原料加工出來的。他們挖出生附子后,首先以焦亞硫酸鈉(吊白塊)、工業(yè)雙氧水、工業(yè)燒堿、散泡劑混合煮制,十分鐘即可袪皮。這些嚴重致癌品使得附子看起來特別漂亮。外觀成型后,第二步是為附子超量灌膽巴,因為可以增重,將附子泡膽過程延至15天以上,而只作不流水退膽一至兩次。甚至在熱處理過程中,再給附子直接灌入膽巴汁以增重。這些都使得現(xiàn)在買回來的附子都是大有問題的,再著名的什么堂的都是。我自己也去買過幾次,看著就不對勁,所以,我后來使用的附子都是每年自己找人去江油市守著加工的。用完了,再通過特殊渠道買點回來。這東西其實很好辨認,正宗的制附子質(zhì)地很脆,不太美觀,如要動用大銅鐘來搗碎,肯定都是毒藥附子。這也沒辦法,因為這東西挖出地很快就要爛,用傳統(tǒng)工藝制作一是時間來不及,二是產(chǎn)量太低了,只有用化學(xué)方法來處理。還有,真正有效的附子只出在江油市,就是一說李白家鄉(xiāng)的青田故里,別的地方也有,但像土豆似的不容易爛,所以,也就沒有什么效果。
我自小的記憶里,奶奶會偶爾給我們用附子燉羊肉,吃下去渾身暖融融的感覺十分舒服。這在四川,甚至云南至今的風(fēng)俗中也還部分地保留著,當然,這東西有大熱,體內(nèi)本就有熱的人是不能食用的,否則更加上火。
附子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一味中成藥是附子理中丸,適合手腳冰涼、四肢無溫,腹瀉畏寒等脾陽不足的人服用。
溫度一到,各種淤堵和酸痛就會自動消失
人是環(huán)境動物,換言之是溫度動物。把我們送到火星上或是月亮上去,是活不了幾天的。僅憑這個,我們都應(yīng)該感謝地球,感謝溫度。
地球可不是個死東西,到處都是生命,我們的生命就在天和地之間發(fā)生著交換,我們的生命是父母給的,藏在腎中的是先天之精氣,但光靠這個氣還不夠活、不夠養(yǎng),于是,我們還需要水谷之精華化成的氣,還要加上從自然界吸入的清氣,除了先天的,后天的氣都是天地日月所生的,我們的生命就是在它們的生命里。
中醫(yī)理論里氣的主要功能是推動、溫煦、防御和固攝。血液流動、津液的生成和運行,維持臟腑組織間的各種生理活動,都靠的是氣。氣無定形,氣無處不在,氣是功能性的,這很容易就可以換算成溫度,正是因為溫度到了,在一個合適的范圍內(nèi),我們的身體就會被溫煦,被推動。
當溫度不夠或是降低時,我們的身體就會淤阻,就會酸痛,疼痛常常都是因寒而致的,不論是四肢的關(guān)節(jié)疼痛,還是心痛、胃痛、腹痛、頭痛等,都可以從寒上去思考。血液流速減慢,會出現(xiàn)滯澀、淤堵,進一步降低,血液就會凝固,人就面臨死亡。
是溫度使血液能流動,并在我們的全身循環(huán)不已,所以,保持溫度,什么方法可以保持溫度,可以升溫,就是好的方法,各種外治法,艾灸、熱敷,泡腳或熏蒸,都是在給身體加溫,溫?zé)岬摹⑿晾钡氖澄?,寒則加衣取暖,都是為了驅(qū)寒,保持我們身體里寶貴的溫度。
附子使用一般要求先煎,生附子之烏頭堿,經(jīng)加熱轉(zhuǎn)化為苯甲酰烏頭胺和烏頭胺后,毒性可減低近二千倍。生附子這東西有巨毒,因為有巨毒才是良藥??墒乾F(xiàn)在也常聽說附子煎過后中毒的個案,這其實是因為所使用的附子是用有毒的化工原料加工出來的。他們挖出生附子后,首先以焦亞硫酸鈉(吊白塊)、工業(yè)雙氧水、工業(yè)燒堿、散泡劑混合煮制,十分鐘即可袪皮。這些嚴重致癌品使得附子看起來特別漂亮。外觀成型后,第二步是為附子超量灌膽巴,因為可以增重,將附子泡膽過程延至15天以上,而只作不流水退膽一至兩次。甚至在熱處理過程中,再給附子直接灌入膽巴汁以增重。這些都使得現(xiàn)在買回來的附子都是大有問題的,再著名的什么堂的都是。我自己也去買過幾次,看著就不對勁,所以,我后來使用的附子都是每年自己找人去江油市守著加工的。用完了,再通過特殊渠道買點回來。這東西其實很好辨認,正宗的制附子質(zhì)地很脆,不太美觀,如要動用大銅鐘來搗碎,肯定都是毒藥附子。這也沒辦法,因為這東西挖出地很快就要爛,用傳統(tǒng)工藝制作一是時間來不及,二是產(chǎn)量太低了,只有用化學(xué)方法來處理。還有,真正有效的附子只出在江油市,就是一說李白家鄉(xiāng)的青田故里,別的地方也有,但像土豆似的不容易爛,所以,也就沒有什么效果。
我自小的記憶里,奶奶會偶爾給我們用附子燉羊肉,吃下去渾身暖融融的感覺十分舒服。這在四川,甚至云南至今的風(fēng)俗中也還部分地保留著,當然,這東西有大熱,體內(nèi)本就有熱的人是不能食用的,否則更加上火。
附子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一味中成藥是附子理中丸,適合手腳冰涼、四肢無溫,腹瀉畏寒等脾陽不足的人服用。
溫度一到,各種淤堵和酸痛就會自動消失
人是環(huán)境動物,換言之是溫度動物。把我們送到火星上或是月亮上去,是活不了幾天的。僅憑這個,我們都應(yīng)該感謝地球,感謝溫度。
地球可不是個死東西,到處都是生命,我們的生命就在天和地之間發(fā)生著交換,我們的生命是父母給的,藏在腎中的是先天之精氣,但光靠這個氣還不夠活、不夠養(yǎng),于是,我們還需要水谷之精華化成的氣,還要加上從自然界吸入的清氣,除了先天的,后天的氣都是天地日月所生的,我們的生命就是在它們的生命里。
中醫(yī)理論里氣的主要功能是推動、溫煦、防御和固攝。血液流動、津液的生成和運行,維持臟腑組織間的各種生理活動,都靠的是氣。氣無定形,氣無處不在,氣是功能性的,這很容易就可以換算成溫度,正是因為溫度到了,在一個合適的范圍內(nèi),我們的身體就會被溫煦,被推動。
當溫度不夠或是降低時,我們的身體就會淤阻,就會酸痛,疼痛常常都是因寒而致的,不論是四肢的關(guān)節(jié)疼痛,還是心痛、胃痛、腹痛、頭痛等,都可以從寒上去思考。血液流速減慢,會出現(xiàn)滯澀、淤堵,進一步降低,血液就會凝固,人就面臨死亡。
是溫度使血液能流動,并在我們的全身循環(huán)不已,所以,保持溫度,什么方法可以保持溫度,可以升溫,就是好的方法,各種外治法,艾灸、熱敷,泡腳或熏蒸,都是在給身體加溫,溫?zé)岬摹⑿晾钡氖澄?,寒則加衣取暖,都是為了驅(qū)寒,保持我們身體里寶貴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