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身世:別有根芽,不是人間富貴花(3)

納蘭容若詞傳 作者:蘇纓


  
  
  詩中是說元宵之夜的繁華京城沒有等來應(yīng)來的月光,想是嫦娥害了羞,不肯移開鏡子露出臉龐,還特意遮掩了一層輕柔的云彩。
  
  七絕雖然短小,卻已經(jīng)屬于近體詩了,對聲律有著嚴(yán)格的限制,更何況明清時代人們的口音早就變了,但寫詩填詞還必須依照唐宋的發(fā)音,便免不了許多死記硬背的功夫。詩歌本就是戴著鐐銬的舞蹈,鐐銬越重,舞者越可以盡展才華。
  
  十歲的小冬郎已經(jīng)掌握了近體詩的寫法,熟悉了平仄音的錯綜變幻,背熟了唐宋的漢字在韻譜上的發(fā)音,流暢地化用古語,于是戴著所有的這些鐐銬,仿佛無拘無束一般抒寫著天才詩人的想像力。
  
  同一天里,冬郎還寫過一首《上元即事》,渲染元宵之夜的璀璨燈火:
  
  翠▓【造字:耳+毛】銀鞍南陌回,鳳城簫鼓殷如雷。
  
  分明太乙峰頭過,一片金蓮火里開。
  
  這首詩雖然寫得平平,但足以告訴我們:小冬郎的閱讀量此時已經(jīng)相當(dāng)可觀了。他會用“翠▓【造字:耳+毛】”這樣的生僻字眼,會用“鳳城”這樣的詩歌套語,會用“太乙峰”和“金蓮”這樣的典故,而“殷如雷”這個比喻則說明他已經(jīng)學(xué)過《詩經(jīng)》了。
  
  就在這短短的幾句詩里,我們看到的不僅是小冬郎過人的聰慧和努力,也看到了明珠夫妻為了兒子的教育花費了多大的心思。百姓們總是出于酸葡萄的心理相信著“豪門子弟多紈绔”,殊不知越是豪門,越可以并舍得在子弟的教育上花費血本。明珠的傾力投入,真的把冬郎培養(yǎng)成了冬郎。
  
  也許是有意,也許是巧合,作為旁觀者的我們畢竟不得而知,只有驚嘆著在容若身上,無論大號還是乳名,都像讖語一樣昭示著他的一生,糾纏著他的一生。
  
  關(guān)于容若的名字,這里還要交代兩句后話:在容若已經(jīng)二十多歲的時候,康熙皇帝立了第二子為皇太子,皇太子乳名保成,和容若的名字里都有一個“成”字。于是為了避皇太子的名諱,已經(jīng)沿用了二十多年的“成德”便被改為了“性德”,這就是那個最為我們熟悉的名字:納蘭性德。直到第二年,保成改名胤礽,“性德”才恢復(fù)為“成德”。
  
  所以,“性德”這個名字其實只用了一年而已,我們稱呼公子為納蘭性德實在沒什么道理,只是約定俗成罷了。
  
  至于公子自己,每每在署名的時候總是署作“成德”,或者效法漢人的稱謂,以“成”為姓,另取“容若”為字,署作“成容若”,他的漢人朋友們也往往用“成容若”這個名字來稱呼他。在這樣一個純漢化的稱謂里,昭示的是容若對文化血脈的強烈認(rèn)同。
  
  是的,按照漢文化的傳統(tǒng),儒家經(jīng)典《禮記》里早已講過“二名不偏諱”,也就是說,對兩個字的名字,如果言語或書寫中只用到其中的某一個字,就不必避諱?;侍蛹热蝗槊3桑灰獎e人的名字不是同時含有“?!焙汀俺伞边@兩個字就是可以的。滿人摧殘了漢人的文化,卻把漢文化中強調(diào)君臣父子秩序的內(nèi)容拿過來變本加厲。容若看得清楚,這不過是權(quán)謀治術(shù)而已,而他自己作為一名真正的對漢文化的傾慕者,只要還有一線余地,就絕對不愿接受那些變了質(zhì)的漢文化。
  
  關(guān)于“成德”這個名字,還有一層很重的疑云,是連容若自己都解釋不清的。少年時代的容若就已經(jīng)學(xué)習(xí)過儒家的許多經(jīng)典了,有一天他學(xué)到《儀禮》,看到其中有“棄爾幼志,順爾成德。壽考惟祺,介爾景?!钡木渥?,這是古代貴族子弟的成人禮(冠禮)上接受的祝詞,意思是說:“在這個良辰吉日里,為你加冠,表示你已經(jīng)進入成年。希望你從此以后拋棄童心,謹(jǐn)慎地修養(yǎng)成人的品德,這樣你就可以順順利利地得享高壽和洪福。”在雙行的小字里,鄭玄和賈公彥這兩位前輩大儒明明白白地注釋著:這是行成人禮的時候?qū)F族子弟告誡和勸勉的話,告訴他們只要拋棄童心,像一個成年人那樣遵守綱常秩序,就可以享洪福、享高壽。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