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青春小野獸,曾被輿論綁架(1)

無法獨活:致喂大的年輕人 作者:王千馬


思想的自由就是最高的獨立。

--費斯克

本章觀點導讀

80后被罵小史

80后是真的垮了還是惹誰了?

“新時代劣根性”的帽子,80后真的要載上嗎

與其說他們對80后不滿,不如說他們對當下不滿

別急,驕傲一定屬于你們

我們應該羨慕他們生而自由的運氣

80后被罵小史

獨生子女一代(簡稱“獨一代”)前古未有,非議如影隨形跟著他們長大了。就“80后劣根性大批判”的緣起我在這里先簡要梳理一下。

對80后的輿論關注可以追溯到1993年孫云曉發(fā)表的《夏令營中的較量》,因為這篇文章在《黃金時代》雜志上有個敏感的曾用名《我們的孩子是日本人的對手嗎?》因而引起《讀者》的關注,轉載而轟動。當事人關萌萌正是80后。

這的確是開了一個壞頭,中國孩子在內蒙草原上中日少年聯(lián)合夏令營里,怕吃苦、缺乏動手能力等表現(xiàn)一經曝光,人們心目中對獨生子女的生存狀態(tài)和他們受教育的方式打上問號,從此揮之不去,心頭難消。此后十年,中國的教育輔導、親子教育產品受到追捧,從側面反映了父母們隱隱的緊張和擔心。隨后幾年,80后按部就班,很多人進入大學。

2000~2003年,“70后 小資”概念風起,“×0后”這個提法出現(xiàn)。緊隨其后,80后異軍突起,始自文學,代表人物是韓寒、春樹,因為他們登上了2004年2月的美國《時代周刊》!80后創(chuàng)作,極大程度受到了上?!睹妊俊冯s志創(chuàng)辦的“新概念作文大賽”的推動,他們的另類言論、生活方式和個性張揚,通過小說這種最傳統(tǒng)的方式展示出來,文化界受到的震動不斷強化。

同年,批判80后開始了。網絡論壇里出現(xiàn)“80后批判系列”,年底《十少年作家批判書》出版。開始有媒體批評80后是“啃老族”。“為80年后出生的大學生感到羞恥!”這是針對非典期間私自離京回家的學生的嚴厲譴責,并且迅速引起網絡共鳴。80后幾乎成為過街老鼠,缺乏道德是非觀念、以自我為中心、沒有責任感、沒有追求沒信仰、工作能力差,這些標簽一陣陣飄飄灑灑。

2007年1月,王朔接受雜志采訪,對“80后作家”提出嚴厲批評,“80后基本是被港臺文化洗腦的一代,這幫孫子只知有港臺……他們很可笑。我認為80后基本不構成力量,基本是泡沫。他們基本上沒有形成戰(zhàn)斗力,我們五、六、七一出動就打垮他們。”

2008年4月,《華西都市報》報道,成都市24歲的年輕女護士梁靜在自己家里肌肉注射百草枯針劑終經搶救無效死亡。原因是沒通過醫(yī)學檢驗職稱考試而被醫(yī)院從正式員工降級成實習員工,一直處于極端的壓抑與痛苦中的她,一天因為小事故被領導斥責了三次,從而壓垮了她內心的最后一棵稻草。這個事件使得80后多了一個標簽“尷尬的草莓一代”:外表光鮮,一碰就爛。

2008年7月,王蒙與張悅然在湖南某電視臺做對話節(jié)目,他說80后的作品“沒有昨天”令他很擔憂?!艾F(xiàn)在年輕作家寫的生活場景,任何國家的年輕人都能寫出來,看不出來是中國特有的……80后作家在躲避歷史?!保〞r隔一年,王蒙在安徽師范大學演講時似乎一舉扭轉了對80后的看法,80后作家當選作協(xié)副主席這是很自然的事。)

……

調查顯示,針對這些批評,656%的公眾認為80后確實有很多缺點值得批評;504%的公眾認為80后確實存在問題,需要整個社會共同引導(據2008年4月18日《中國青年報》)??梢妼?0后的非議具有很大的覆蓋面。

“80后與70后、60后最大的區(qū)別就在于:責任心的缺失!對自己、對他人、對工作、對社會的責任心普遍都不強。對問題理解不深刻,比較自私,同情心差,動手能力差……”這是一位70后的看法,非常具有代表性。80后像個出氣筒,標簽盡管貼吧:“個性叛逆”高居榜首,有446%的公眾選擇此項,接下來的是“嬌慣懶惰”(409%),“多元”(395%),“有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豐富”(391%),“拜金勢利”(366%),“自私冷漠”(33%)。然而,401%的公眾認為應該讓80后個性、多元地發(fā)展;313%的公眾認為無須給80后貼標簽(據2008年4月18日《中國青年報》)。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