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國大學的內部運作(2)

培養(yǎng)精英 作者:薛涌


校長高薪,早已經引起公眾的注意和辯論。許多人認為非營利機構的總裁拿這么多錢是不正當?shù)?。但另有許多人認為,這些校長的年薪,比起掙上億年薪的企業(yè)CEO來,簡直是小巫見大巫。而管理一所大學的難度,比起管理一個企業(yè)的難度來有過之而無不及。況且大學校長又必須是學術領袖。能把CEO和學術領袖的才能合于一身的人,如今打著燈籠也找不到,年薪不這么高,根本沒有合格的人干。

盡管華爾街上CEO的高薪使社會對大學校長的高薪有相當?shù)睦斫夂蛯捜?,但這些高薪還是和丑聞攪在一起。2005年,參議院開始調查美國大學(American University)校長本杰明·拉德納(Benjamin Ladner)的經濟問題和他的各種收入的合法性。此公3年花了50萬美元,包括讓他的私人廚師去歐洲旅游,開13道菜的家宴,等等。這些事情曝光后,教授、學生大怒,他不得不下臺。但是,他的退休費用包括95萬美元的大支票,275萬美元的退休福利,讓學校師生震怒。而在美國高等教育界,他絕非孤家寡人。

拉德納聲稱,他當校長期間,很少犯錯誤。許多所謂豪華的開支是必須的。比如他開了許多40美元一瓶的酒不喝而去學校報賬,原因是要招待捐款人。捐款人大多是企業(yè)界的精英,平時受招待就是這樣的規(guī)格。舍不得幾瓶酒,到哪里找人家要錢去?

拉德納的案子會有什么結果,現(xiàn)在還很難判斷。不過,大學校長高薪,在大學中已經引起文化沖突。過去的大學校長,是學術領袖,是教授們的同事,而非老板。大學是個平等的學術共同體。耍老板脾氣的,如哈佛校長薩默斯,常常吃不開。而美國的大學教授,一直算是中等收入的階層。比如,在紐約、波士頓這些地方的公交司機,平均收入要比一個剛剛拿了博士的文科助理教授要高。因此,大學校長收入越來越像CEO,不少教授當然不滿。另外,校長如今的主要責任就是募捐。要募捐就得和企業(yè)精英打交道,就要按華爾街的氣派做事,比如開豪華宴會等。這在清寒慣了的教授們看來,簡直就是窮奢極欲。比如2004年,新澤西州一所小的社區(qū)學院的校長被解職,并接受調查。人們對他的一個譴責是:一方面給學生漲學費(社區(qū)學院是兩年制的大學,大多是為上不起四年制大學的窮學生服務),一方面校長要吃60美元一磅的神戶牛肉!

以我個人觀察,如今美國大學教育升溫,大學校長奇貨可居,年薪還會繼續(xù)漲上去。特別是州立大學,校長薪水還屬偏低,已經有人說州立大學給校長開工資跟不上時代的變化。大學校長的財政責任越來越大,CEO化已經是個不可阻擋的趨勢。許多學校,已經開始改變以學術領袖領導大學的傳統(tǒng),到處請并不一定有學術經驗的財神,這遲早會在校園里引發(fā)一場文化革命??膳碌牟皇切iL的高薪,而是大學和企業(yè)的利益糾纏不清,產生利益沖突。比如校長在幾個董事會服務,不少人辯解這對募捐方便。但是,董事會的工作消耗了校長大量精力。更重要的是,如果企業(yè)利益和學校利益沖突,校長如何擺平?在未來一段時間,美國大學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恐怕還是如何在商業(yè)化大潮中維護學術獨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