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

溫文爾雅 作者:汪龍麟


詩經(jīng)·大雅·文王

文王在上,於昭于天。周雖舊邦,其命維新。

有周不顯,帝命不時。文王陟降,在帝左右。

亹亹文王,令聞不已。陳錫哉周,侯文王孫子。

文王孫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顯亦世。

世之不顯,厥猶翼翼。思皇多士,生此王國。

王國克生,維周之楨。濟濟多士,文王以寧。

穆穆文王,於緝熙敬止。假哉天命。有商孫子。

商之孫子,其麗不億。上帝既命,侯于周服。

侯服于周,天命靡常。殷士膚敏。祼將于京。

厥作祼將,常服黼冔。王之藎臣,無念爾祖。

無念爾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殷之未喪師,克配上帝。宜鑒于殷,駿命不易。

命之不易,無遏爾躬。宣昭義問,有虞殷自天。

上天之載,無聲無臭。儀刑文王,萬邦作孚。2008年3月18日上午,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后,溫家寶總理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中外記者并回答記者提問時說:“我想集中回答一下關(guān)于解放思想這個問題。一般的道理大家都知道。我想從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和歷史上講一點自己的看法。我一直很重視兩句話:一句話來自《詩經(jīng)》,一句話來自《詩品》,就是‘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如將不盡,與古為新’?!?/p>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主要講“革新”意識,當時周文王稟受天命,昭示天下:周雖然是舊的邦國,但其使命在革新。正是因為這種廢舊立新的“革新”精神,使得當時各部落在周文王的統(tǒng)治下勢力強盛,從而為之后周武王伐紂滅商提供了物質(zhì)準備和精神支持。產(chǎn)生于兩千多年前的這種“革新”意識,在今天可解讀為解放思想,改革創(chuàng)新。溫總理的引用,體現(xiàn)了一個大國總理對改革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重視,同時也在強調(diào)我們中華民族雖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國度,但是不斷的改革、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更是我們的歷史使命。

溫總理引用的這句話出自《詩經(jīng)·大雅·文王》,《文王》是《大雅》的首篇,據(jù)《毛詩序》說:“《文王》,文王受命作周也?!编嵭{注云:“受天命而王天下,制立周邦?!闭f明這是一首譜寫周文王業(yè)績、歌頌他受天命而王天下的詩篇。全詩前半部分主要贊揚文王之德:文王之德上與天合;其德并不止于一身,能使子孫賢德,百世不替;由于文王德修兼?zhèn)?,群臣能虔敬謹慎,遇事而懼,由于文王深謀遠慮,光明恭敬,商王朝的子孫“侯服于周”,殷商的臣子也臣服于周,并來京助祭。全詩后半部分勉勵周王朝諸臣,要感念先祖的懿德,修養(yǎng)自身的德業(yè);同時告誡子孫要以殷為鑒,不斷宣揚美好的德行。

對“周雖舊邦,其命維新”一般有兩種解釋,一種解釋為:“周族雖然是一個古老的小邦,但承受天命以后就換了一副新氣象?!绷硪环N解釋是“周雖然是舊的邦國,但其使命在革新”。字面上,這兩種解釋都行得通,但從后世引用的情況看,后一種含義較為普遍?!爸茈m舊邦,其命維新”一語,蘊涵著豐富的哲理。首先,它強調(diào)了修德在“維新”中的重要性。鄭玄箋此句曰:“文王初為西伯,有功于民,其德著見于天,故天命之以為王,使君天下也?!币簿褪钦f,文王之所以能以“舊邦”而受天命“維新”,是由于文王的修德,文王之德澤溥被,周族的發(fā)展有了光明的前途,承受天命也就適得其時。這實際上為歷代統(tǒng)治者“以德治國”的理念提供了合理的依據(jù)。其次,詩句強調(diào)了“變”的思想?!捌涿S新”,不管將“新”解釋為“新氣象”,還是“革新”,它們所突出的實際上就是一個“變”字,變則新,新則久,這一點已觸及到了人類文化發(fā)展的實質(zhì)所在。正因為如此,這句話引起了先賢的高度重視。儒家經(jīng)典“四書”中有兩部就直接引用了這句話?!洞髮W(xué)》還引經(jīng)據(jù)典,進一步發(fā)揮,指出早在商湯時期,“盤銘”上就刻著“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字句,提示出求新是一個持續(xù)不斷的過程;《尚書·康誥》篇云“作新民”,強調(diào)要造就一代自新的人。之后,《易傳》從天人合一的角度作了進一步概括,《系辭上》云:“一陰一陽之謂道”,“盛德大業(yè)至矣哉!富有之謂大業(yè),日新之謂盛德,生生之謂易”。這是一個層次分明的理論綱要:道是由一陰一陽的運動體現(xiàn)出來的,陰與陽相互交合易轉(zhuǎn),形成生生不已的變化過程,日新月異,氣象萬千。張岱年解釋說:“世界是富有而日新的,萬物生生不息?!磩?chuàng)造,‘生生’即不斷出現(xiàn)新事物。新的不斷代替舊的,新舊交替,繼續(xù)不已,這就是生生,這就是易?!?《張岱年全集·卷五》)馮友蘭將“周雖舊邦,其命維新”這兩句詩簡化為“舊邦新命”這四個字,“中國歷史發(fā)展的新階段足以當之。闡舊邦以輔新命,余平生志事蓋在斯矣。”(《馮友蘭學(xué)術(shù)精華錄·康有為“公車上書”書后》)由三千年前“周雖舊邦,其命維新”一語引申、發(fā)展而來的新變思想,代表著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激勵中華民族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前進的思想源泉。

溫家寶總理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后的記者招待會上,面對記者的提問,用這句詩非常精辟地揭示了解放思想對于進一步推動改革創(chuàng)新,促進經(jīng)濟建設(shè)和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