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文化更新:讀MBA,為的是在市場上取得成功。而這個市場,越來越不分國內國外,越來越國際化,所以,作為已經是中國人的你,必須通過讀書,理解并吸納西方文化。對西方商業(yè)傳統(tǒng)和文化價值的深入思考和理解,能夠從文化上給你嶄新的沖擊和更新,使你成為一個國際化新人。
5 人的藝術:MBA是一種技術——財務分析技術、市場營銷技術、金融證券技術……但MBA更是一種藝術、一種文化。在資產損益表、項目論證書后面,隱藏的是一個又一個的活生生、有血有肉、喜怒無常的人。人的藝術,更是MBA們需要學習和掌握的東西。
MBA的選擇戰(zhàn)略
有人問我美國人是否講究名牌大學?答案是非常講究,雖然和中國講究的角度和程度并不一樣。
假如你僅僅是想去美國讀一個電腦碩士,從畢業(yè)后收入的角度,哈佛大學電腦碩士和普通大學電腦碩士的畢業(yè)后收入,不會相差太大。從技術的角度,普通大學傳授的內容肯定不會比名牌大學的少一個芯片。但是,假如你的志向是要做微軟研究院負責人,研究五年十年后人類如何使用電腦,名牌大學的高學位,就比較重要。越是著名的大學,前瞻性研究、理論性研究就越超前。
讀MBA的情形類似。因為MBA的社會聯系、同學網絡、社會地位、學校背景,對于MBA的發(fā)展有重要的意義。我的一個朋友說:能夠得到沃頓的錄取,等于能夠得到世界任何投資者的青睞。華爾街的銀行家,有“百分之六十”是沃頓的校友,畢業(yè)后你可以以校友身份,尋求并得到這些校友們的支持。哈佛大學,也有類似的傳奇說法。讀MBA,當然是越有名的學校越好。美國前十名學校的MBA,很容易進入各行各業(yè)世界前十名的公司。
新東方名師中的成功現象
新東方一代年輕名師中,有一種非常非常震撼人心的成功現象,這個現象,到現在依然被當代中國青年嚴重低估:
新東方很多著名老師,絕大多數,一開始都是為了出國、考研而來新東方上課,上著上著,發(fā)現了一個真理:與其在新東方上課花錢,還不如在新東方教課賺錢來得爽呢。假如通過努力能夠成為新東方老師,為什么不?這么一反思,于是新東方“三劍客”錢永強、宋昊、楊繼以及數不清的年輕一代天驕名師就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