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鄭洞國上山呈情(3)

廬山舊事 作者:馬社香


蔣先生的這種責備難以讓鄭洞國服氣。他心里說,抗戰(zhàn)勝利后,國民黨內(nèi)部腐敗日甚,早年的朝氣和革命精神已經(jīng)喪失殆盡,對手共產(chǎn)黨人,上下廉潔奉公深得人心,比蔣介石認識得強大得多。如果在作戰(zhàn)指揮上沒有考慮這些,一味憑主觀來支配計劃,軍事上焉有不失敗之理?但這些想法,鄭洞國當時是不敢表達的。

客廳中人人都默默無言。蔣介石站起身來,說:“你們先回去吧,鄭副司令,你回去告訴衛(wèi)總司令,叫他不要再遲疑了,趕緊準備由北寧路打往錦州,否則以后會后悔不及的?!?/p>

鄭洞國只好起身告辭,隨眾人怏怏下山而去,飛返沈陽。

鄭洞國擔憂,1947年夏,中長鐵路的沈長段被解放軍截斷,同年冬,北寧鐵路的沈錦段亦被解放軍截斷。由秦皇島和葫蘆島進來的國民黨軍一切物資,必須暫存錦州,爾后再向長春和沈陽兩地空投空運(1948年夏,長春機場已被解放軍控制,乃改空運為空投),為了物資,東北軍內(nèi)部很容易產(chǎn)生矛盾,對這一切蔣介石當時均沒有全盤認真地考慮。

1959年12月31日,胡適對他的弟子胡頌平有段東北戰(zhàn)事的對話:胡頌平:“聽說三十四年日本無條件投降之后,戴季陶認為東北問題是個國際問題,收復東北,不可操之過急。他極力主張把美式配備的部隊留在關內(nèi),保守河北,以后可能不至于這樣的慘敗?!焙m:“這是政府很難處理的一件大事:對日抗戰(zhàn)的起因是為東北,那時戰(zhàn)事結束了,政府不能不收回東北,政府出兵東北的處置是不錯的;不過精銳部隊在東北被個別消滅了,實在是個無可諱言的致命損失?!薄瓣P麟徴、孫立人等的部隊在東北損失了,實在是政府失敗的主要原因?!?/p>

這個致命的失敗,從蔣介石派出杜聿明的第一天開始撒網(wǎng),陳誠到東北加重了災難,等到衛(wèi)立煌去東北,已至強弩之末之境。但在當時一切有太多光環(huán)的假象。

1948年2月20日,蔣介石春節(jié)在牯嶺的第十三天,中央日報第七版憂心忡忡地發(fā)表了這樣一則通訊:《難產(chǎn)的美國援外貸款》,對美國杜魯門總統(tǒng)宣布的1948年7月至1949年6月的援外貸款,中國每月僅得貸款二千萬美元。發(fā)表怨聲,并比喻美國援華貸款有如“遲遲不下樓的高閣小姐,只聽腳步聲,不見人下來?!?/p>

2月24日,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大紅的燈籠掛在晶瑩剔透的樹梢,燈光一照,好一番火樹銀花,別有風采。廬山龍燈隊敲鑼打鼓走向牯嶺官邸,蔣介石從小至老都喜歡看玩龍燈,官邸打開大門請龍燈隊在花燈高照的大院舞了起來,外表上蔣介石夫婦掛著廬山人熟悉的笑容。

2月26日,蔣介石夫婦自牯嶺下山返抵南京。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