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經(jīng)國操縱廬山夏令營(4)
隨著國民黨官員在東北的腐敗,國軍在東北優(yōu)勢頓失,蔣經(jīng)國“夢想東流水”,次年鎩羽而歸。只好重新經(jīng)營三青團,希望這次廬山夏令營和贛南一樣,給他的政治前途帶來新的生機。
蔣經(jīng)國能如愿以償嗎?蔣經(jīng)國在不動聲色地奮斗,蔣介石在有聲有色地扶助。
1946年7月15日,蔣介石重歸廬山第一個清晨8時許,在官邸院落接見夏令營原青年軍各師長、政治部主任以及前來參加牯嶺高級政工會議的幾十位軍官。青年們筆直站立,蔣介石手指旁邊石凳示坐,一個個腰板挺得更直。蔣介石上廬山第二天仍然如舊6時準時即起,洗漱、晨煉、誦圣經(jīng),早餐,8時準時工作。蔣介石將接見原青年軍高級干部、高級政工會議代表列為當日第一件工作,足見重視。高級政工會議召集了陸海空軍總部、行營、綏署、綏區(qū)一級的政治部主任和國防部新聞局處長以上人員。大約三十余人。蔣介石在會議期間親切地和他們合影留念。
7月15日同一天,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委員西南聯(lián)大教授聞一多,堅決反對內(nèi)戰(zhàn)的文化界精英,繼李公樸之后被暗殺。
7月17日,夏令營開學,注冊學員已達五百余人。蔣經(jīng)國尚沒有上山。鼓吹三青團發(fā)展為政黨的《我們對團的建議》小冊子在牯嶺公開散發(fā),很快成為夏令營的主導意識。
美國特使馬歇爾將軍和新任駐華大使司徒雷登也迎著習習的山風,向牯嶺進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