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凱特林之后的一個世紀里,歷史學家和人類學家“沒注意到”“始祖移民”們及其他早期編年史家們所提供的證據(jù)。然而,自1947年開始,P. M. 阿斯本等研究者們提出了更加準確的估計,這些估計立足于對歐洲人初次到來時的情況的細化研究、對全大陸范圍內(nèi)的仔細匯總,以及早期瘟疫的相關(guān)證據(jù)。現(xiàn)在大多數(shù)人推斷,歐洲人到來之前的美國和加拿大的人口數(shù)為1000萬到2000萬之間。
我最初考察的12本教科書大多出版于20世紀80年代,它們沒有一本將讀者引入20世紀60年代與70年代初的那場激烈辯論之中,并介紹各種關(guān)于人口數(shù)的估計是怎樣變化,為什么變化的;相反,它們僅僅提供數(shù)字,而且是彼此大相徑庭的數(shù)字。《美國的經(jīng)歷》認為“有1000萬人之多”;《美國的傳統(tǒng)》認為“只有大約100萬北美印第安人”,“大約500個不同的族群分布在北美大陸,他們大都過著游牧生活?!毕衿渌麤]有研究過這些文獻的美國人一樣,這些教科書的作者們?nèi)詳[脫不了“處女地”及“原始部落”等概念模型。他們對美洲印第安人口的最為常見的估計是100萬——有五本教科書都提供了這一不可信的數(shù)字。在那些教科書中,只有兩本提出了1000萬到2000萬的估計,這才基本屬于當時學界所認可的范圍之內(nèi)。有兩本教科書信誓旦旦地說人口數(shù)為100到1200萬——這或許會在課堂上引發(fā)激烈的討論:為什么書中的估計這么模糊。有三本教科書完全不提這一問題。那些新版的教科書情況更糟:它們無一觸及人口數(shù)估計問題。
問題如其說是出在數(shù)字估計上,不如說是出在態(tài)度上。提出爭議似乎總有點過分。那要求學生自己得出結(jié)論。教科書作者們不希望發(fā)生這樣的事。他們認為,自己的工作就是向孩子們展現(xiàn)“事實”,好讓他們?nèi)ァ氨场?,而不是鼓勵他們獨立思考。這樣的教學方法使得學生們忽視推理、辯論,不重視在社會科學中引入證據(jù)。
關(guān)于瘟疫,我最初所考察的12本教科書提的更少。僅有三本提到印第安人所患的疾病,并且只把它作為普利茅斯等新英格蘭某地的問題?,F(xiàn)在,大多數(shù)新版的教科書確實把“舊世界”的疾病視為“哥倫布交換”的一個部分。這一天總算是等來了!畢竟,在殖民地時期,每個人都知道瘟疫。甚至在“五月花”號啟航之前,英王詹姆斯感謝“萬能的上帝賜予我們偉大的善與慷慨”,“將這一非凡的瘟疫投向蠻族。”兩百年后,我收藏到的最早的美國歷史書——1829年出版的J. W. 巴伯的《美國歷史上的有趣事件》——仍能記得那場瘟疫:
在普利茅斯移民到來之前幾年,一場致命的疾病以勢不可擋之勢襲擊了居住在新英格蘭東部的印第安人。“整個城鎮(zhèn)人口大減?;钊藖聿患把诼袼廊?;多年后,仍然尸橫遍野。據(jù)說馬薩諸塞的3萬印第安人到最后只剩下300名戰(zhàn)士。1633年,天花又使一大批人喪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