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被歷史致殘:英雄的塑造過程(6)

老師的謊言:美國歷史教科書中的錯誤 作者:(美)詹姆斯·洛溫


歷史博物館館長們知道參觀者們會心懷一些理想的形象。一些館長有意識地設計一些展覽,來反駁那些不準確的形象。如果教科書作者、教師以及制片人也能針對性地反駁那些錯誤的形象,他們也能履行自己的教育使命。其實,伍德羅·威爾遜畢竟不需要他們?yōu)樽鹫咧M。僅其任期前兩年所取得的立法成就,包括關稅改革、收入稅、《聯(lián)邦儲備法》、《勞工補償法》等,都是空前的。威爾遜支持民族自決的演講震動了整個世界,盡管他有些言行不一。

為什么教科書要推出完美無瑕的典范?作者的省略和錯誤并非偶然。相關影片和幻燈片以及其他教育素材的制作者并非不知道海倫·凱勒是一名社會主義者,也沒有人能夠在不了解她的政治和社會思想的情況下讀懂她的著作。至少,有一位教科書作者,即《美利堅盛典》的資深作者托馬斯·貝利,非常清楚美國1918年對俄國的入侵,因為在1973年,他在其他場合寫道:“美國軍隊在1918至1920年間與俄國武裝力量在俄國土地上的兩座劇院內(nèi)發(fā)生槍戰(zhàn)。”或許還有一些作者也知道這一事件。威爾遜的種族主義對于職業(yè)歷史學家來說也是非常熟悉的。那么,他們?yōu)槭裁床蛔尮娙ヌ街切┦虑槟兀?/p>

對此,英雄化本身就首先給出了答案。對于多數(shù)美國人來說,社會主義是令人厭惡的,種族主義與殖民主義也是如此。邁克爾·坎曼指出,作者們有選擇地忽略了某些瑕疵,其目的就是使一些歷史人物能被盡可能多的人所敬仰。教科書評論家諾瑪·加布勒證實,教科書應該“以一種尊敬和榮耀的方式呈現(xiàn)我們的民族英雄”;在她的眼里,如果承認凱勒的社會主義以及威爾遜的種族主義,就幾乎做不到那樣。在20世紀20年代初期,“美國退伍軍人協(xié)會”有人曾言,教科書的作者們“把我們國家的偉大英雄和愛國者的錯誤、弱點和不足都呈現(xiàn)在了年少無知的學生面前;這是不對的?!倍诮裉斓臍v史教科書里,“美國退伍軍人協(xié)會”就幾乎挑不出這方面的毛病了。

或許我們還可以舉出更多的例子。讓我還是從海倫·凱勒談起,因為對她64年后半生的忽略,代表了某種在文化運用方面的歪曲做法。對這一問題我將在后面的章節(jié)繼續(xù)討論。我們把凱勒當做一位完美的、非真實的人,以此激勵年輕人去學習,于是凱勒成為一位神話人物,一個“戰(zhàn)勝困難的女人”——但是,那是由于什么呢?沒有了下文。只要看看她所取得的成就,我們就受到勉勵了——但是我們無從知曉事情的真相。

凱勒少年時不想像個冰人似的哪也去不了。她自己強調(diào),她生命的意義在于一旦克服了自己的身體缺陷后所做的事情。當然,她并非有案可查的第一位學說話的聾盲孩子,這一榮譽應該屬于挪威姑娘朗希爾德·卡塔,是她的成就激勵了凱勒。她也不是第一位學習讀書寫字的美國盲聾人,這一榮譽應該屬于勞拉·布瑞吉曼,是她教會了安妮·沙利文觸摸式字母表,沙利文又教給了凱勒。1929年,凱勒快50歲時,寫了第二本自傳,名叫《中流》,書中通過細節(jié)描述了自己的社會哲學。凱勒記錄了她參觀以煤礦、采石以及搬運為業(yè)的城鎮(zhèn)的經(jīng)過,在那里,工人們在罷工。她想讓我們知道她的這些經(jīng)歷,以及她從這些經(jīng)歷中得到的結論。為迎合我們美國人的個人主義意識形態(tài),刪節(jié)后的海倫·凱勒的故事凈化了英雄的形象,只剩下自助與勤勞的美德。凱勒本人雖然幾乎不反對艱苦勞動,但明顯反對這種意識形態(tài)。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