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shù)家說:學我者生,似我者死。
文學家說:抄襲是埋葬一切才華的墳墓,創(chuàng)新是精品產(chǎn)生的源泉。
經(jīng)濟學家說:逃離競爭殘酷的紅海,奔向空間無限的藍海。
俞敏洪開創(chuàng)出自己的新路。常人眼中,辦學是以學為中心,高雅的學問不能談利益;經(jīng)商就是為了賺錢,不要奢談社會效益。而俞敏洪卻能做到魚和熊掌兼得,巧匯二者,在經(jīng)濟與教育雙重層面上獲得豐收。
不走尋常路,才能看到別樣風景;不走尋常路,是因為心系遠方。
揉面定律:堅忍不拔的理念
俞敏洪認為新東方帶給他的最大財富就是堅忍不拔的精神和理念。新東方的成長歷程,是堅忍不拔、一點一滴累積的過程;新東方這座大廈的建立,也是日積月累地鑄造起來的。
俞敏洪說:“我從小時候開始就是這樣的,我有一個特點,我比較喜歡持續(xù)不斷、長期性的努力。新東方能做到今天,跟我這個特點也是有關(guān)系的。我從來不擔心別人比我做得更好或是更快,我可能要用更長的時間,但我的結(jié)果不一定會比別人的差。小學的時候,別的同學課文都背完了,我還沒有背完。別人用一天背完一篇課文,我可能要用一個星期或兩個星期。但是我有一個目標點,就是要把課文背完,要把課文背得滾瓜爛熟。所以背完以后,我就忘不了了?!?/p>
三次沖擊高考,三次夢斷留學路,被“踢”出北大,流離失所、寄人籬下,零下十幾度的寒夜里提著糨糊桶大街小巷貼廣告……這些曲折的經(jīng)歷使俞敏洪具備了忍受孤獨、忍受失敗以及忍受屈辱的三種能力。這三種能力使俞敏洪最終走向了成功,一點點構(gòu)建起了自己的新東方大廈。
忍受失敗的能力,是每一個人都應該具備的?!笆∧顺晒χ浮?,這是婦孺皆知的道理。每一次成功的背后都有無數(shù)次的失敗作為支撐?,F(xiàn)在的社會,競爭愈加激烈,優(yōu)勝劣汰,不進則退。談到這些,俞敏洪深有感觸,他說:“生活中的失敗太多了,為了更好地活著,你就要振作、努力;否則,你會被社會拋在金字塔的最底層,你會感到整個金字塔的重量都壓在了你的身上。你見不到陽光,你欣賞不到美麗的風景,你感到絕望。”
人在失敗、絕望的時候,總是會感到孤獨,而成功的人則會在孤獨中思考,在孤獨中奮發(fā)。只有能夠忍受孤獨的人才能夠走向成功。因為不管有多少人在你身邊,不管你的父母如何督促你、幫助你,不管你的朋友如何支持你、鼓勵你,要想達到成功最終都只能靠你自己。沒有人能夠代替你摘得成功的果實,別人摘到的是別人的成功,而不是你的。如果你想走出平凡,那么請你走進孤獨。然后再勇敢地一點點走出孤獨,只有品味過孤獨的人,才是走得最快的人。
生活中隨時都可能遭遇失敗,也隨時都有可能面臨屈辱的降臨。比如,租房子被各種各樣的房東趕著跑,一年到頭不停地搬家,與小商販為了幾塊錢討價還價……這些都是屈辱。而這些屈辱俞敏洪都遇到過,他說:“在你成功之前你必須忍受屈辱?!毙〔蝗虅t亂大謀,能忍者成大事。古今中外這些人物事跡不在少數(shù)。韓信忍胯下之辱,方有威震四方、名垂青史之名將;司馬遷忍宮刑之恥,方有“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勾踐臥薪嘗膽,十年如一日,最后終成復國大計。與這些人相比之下,我們生活中遇到的那些小小的挫折和屈辱又算得了什么呢?
由忍受孤獨、失敗、屈辱的能力,俞敏洪進一步總結(jié)出了著名的“揉面定律”:“人剛開始沒有任何社會經(jīng)驗,也沒有任何痛苦,就像一堆面粉,手一拍,它就散了??墒悄憬o面加點水,不斷揉搓,它就有可能成為你需要的形狀——雖然它還是面,卻不會輕而易舉地折斷。不斷被社會各種各樣的苦難所搓揉,揉到最后,結(jié)果是你變得越來越有韌性?!?/p>
俞敏洪給他的學生講這個道理,教導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學會堅忍,給學生“打氣”。俞敏洪時常對學生說,堅持一百次可能都是失敗,堅持到第一百零一次可能就成功了,像我們這樣的人就要養(yǎng)成習慣——就是死不買賬,我不信堅持下去明天就沒有結(jié)果,慢慢堅持下去,你就會發(fā)現(xiàn)你變了,變得有耐心了,變得更加沉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