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歷史

湖北黃陂盤龍城遺址探索

盤龍城遺址位于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qū),地處大別山余脈與江漢平原間的過渡地帶,分布在盤龍湖、破口湖與府河之間的低崗上。

2021-11-12

澎湃新聞

王安石變法重開源不重節(jié)流嗎?

2021年是王安石一千年華誕。一千年來,圍繞王安石的爭議似乎從未停止,他究竟是“一世之偉人”還是招致“靖康之禍”的禍首?他給后世留下了怎樣的政治遺產(chǎn),又在何種程度上影響了宋…

2021-11-11

澎湃新聞

杜牧蘇軾的懷古與走進現(xiàn)場看考古

什么是考古?這個問題看似很容易,卻又很難說清楚。關于考古有兩個很著名的歷史故事,杜牧的《赤壁》寫“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他在江邊上撿到了一支戟,清洗之后認為…

2021-11-11

澎湃新聞

山西曲村-天馬遺址

曲村-天馬遺址位于山西省臨汾市曲沃、翼城兩縣的交界處,地處曲沃盆地北部邊緣,南、北兩面與絳山、塔兒山相望,西臨汾河,滏河經(jīng)遺址東南角繞過,地勢低而平坦,水土豐沃。

2021-11-11

澎湃新聞

良渚文化一類常見玉器的定名——冠徽

良渚文化有一類常見玉器的定名不太規(guī)范,依據(jù)對其形狀或功用的不同認識而有多種名稱。本文指出了“冠狀器”、“梳背”兩種不當定名對認識這一大類器物的誤導,定名冠徽才是名至實歸…

2021-11-09

澎湃新聞

15年青燈黃卷,揭開西戎族群的神秘面紗

前不久,在中國現(xiàn)代考古學迎來百年之際,甘肅馬家塬遺址入選“百年百大考古發(fā)現(xiàn)”。

2021-11-09

澎湃新聞

上官婉兒墓與薛紹墓當年是如何發(fā)現(xiàn)的

唐景龍四年(710),李隆基發(fā)動政變,誅滅韋后一黨,其中包括唐代著名的女政治家上官婉兒。而上官婉兒死后葬于何處一直以來都是一個謎,直到2013年,這個謎才被破解

2021-11-08

澎湃新聞

北京琉璃河遺址探索述略

琉璃河遺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區(qū)琉璃河鎮(zhèn)東北2.5千米處,西、北兩面為燕山山脈及山前平原,南臨大石河,正處中原通往東北、蒙古草原的主干道上,地理位置重要。

2021-11-08

澎湃新聞

碑志里的五代史:五代真的重武輕文嗎?

在五代時期,雖然對庶民而言,以武較易產(chǎn)生階級流動而進入統(tǒng)治階級,但身居統(tǒng)治階級者,不但多數(shù)兼習文武并兼仕文武,同時多也確能兼治文武,五代并不如想象中的重武輕文。

2021-11-08

巔峰對決:王安石與司馬光關系千古爭議再考察

2021年是王安石一千年華誕。一千年來,圍繞王安石的爭議似乎從未停止,他究竟是“一世之偉人”還是招致“靖康之禍”的禍首?他給后世留下了怎樣的政治遺產(chǎn),又在何種程度上影響了宋…

2021-11-08

澎湃新聞

百年考古記:城鎮(zhèn)遺址與宗教遺跡里的宋元明清

前不久,在第三屆中國考古學大會舉行期間,宋遼金元明清考古專業(yè)委員會分組研討在三門峽市文博城仰韶廳舉行。

2021-11-08

澎湃新聞

“食蟹之報”:吃螃蟹惹出的禍事

幾番秋雨,秋意漸濃。每年這個時候,就到了朋友圈秀餐桌上的螃蟹的時節(jié),于是回想起兩年前寫過的一篇敘詭筆記:《北宋年間,螃蟹曾是“驅(qū)邪避鬼之物”》,講的大多是古人花樣迭出的…

2021-11-06

澎湃新聞

建筑考古里的村落、第宅與宮殿

在近期的第三屆中國考古學大會期間,建筑考古專業(yè)委員會展開了為期一天半的學術研討。

2021-11-06

澎湃新聞

秦漢考古的遺址、陵墓、遺物再探討

來自國內(nèi)科研院所和高校的30余位參會代表近期通過線下和線上的方式參加了第三屆中國考古學大會秦漢專業(yè)委員會的學術研討。

2021-11-05

澎湃新聞

北大考古與“百年百大考古發(fā)現(xiàn)”: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

授業(yè)于田野之間,樹人于實踐之中。田野教學是北京大學考古育人體系的核心環(huán)節(jié)。

2021-11-05

澎湃新聞

熱門文章排行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