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的先祖,史書中追溯得很遠,確切可知的先人,應該始自春秋時期晉國的名臣士會,也稱“范武子”,是“范氏”的始祖,他在出使秦國迎接公子雍回國受阻后,曾留居秦地,并留下了一…
2021-12-15
12月14日,國家文物局在京召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會上確認,陜西省西安市白鹿原的“江村大墓”墓主人正是漢文帝。
2021-12-15
澎湃新聞公元六六三年(唐高宗龍朔三年,《舊唐書》以及《三國史記百濟本紀》上是龍朔二年)九月,唐朝水師在大將孫仁師的率領(lǐng)下,于朝鮮半島西南的錦江口(大韓民國忠清南道舒川郡),與企…
2021-12-15
澎湃新聞2021年是王安石一千年華誕。一千年來,圍繞王安石的爭議似乎從未停止,他究竟是“一世之偉人”還是招致“靖康之禍”的禍首?他給后世留下了怎樣的政治遺產(chǎn),又在何種程度上影響了宋…
2021-12-15
漢文帝劉恒,“以眇眇之身托于天下君王之上”,即位僅二十三年(公元前180年—公元前157年在位),卻開啟了中華文明邁入帝國時代后的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
2021-12-15
澎湃新聞1921年11月12日,華盛頓會議在美國革命之女紀念大陸堂開幕。與兩年多前的巴黎和會相比,華盛頓會議上的中國代表團在天時、地利、人和等方面均占據(jù)明顯優(yōu)勢,取得的結(jié)果也是天壤之別…
2021-12-15
澎湃新聞1991年1月,中國抗日戰(zhàn)爭史學會宣告成立。同年9月,《抗日戰(zhàn)爭研究》正式創(chuàng)刊。專業(yè)學會的成立和專業(yè)刊物的面世,標志著抗日戰(zhàn)爭研究進入到一個新的發(fā)展階段。
2021-12-13
蒂莫西努南現(xiàn)任教于柏林自由大學的歷史學家蒂莫西努南(Timothy Nunan)先后學習了俄語、波斯語和烏茲別克語,最終成為了全球史研究者中的一員,他的研究興趣聚焦中亞,尤其是冷戰(zhàn)…
2021-12-12
澎湃新聞2021年是王安石一千年華誕。一千年來,圍繞王安石的爭議似乎從未停止,他究竟是“一世之偉人”還是招致“靖康之禍”的禍首?他給后世留下了怎樣的政治遺產(chǎn),又在何種程度上影響了宋…
2021-12-12
海外學者中國醫(yī)學史研究系列講座由復旦大學歷史學系史主辦,主持人復旦大學高晞教授談到創(chuàng)辦本系列講座的初衷
2021-12-11
澎湃新聞陜西潼關(guān)稅村2005年發(fā)現(xiàn)了一座高等級隋墓,出土一具體量巨大、內(nèi)容豐富、雕刻精湛的畫像石棺。
2021-12-09
澎湃新聞陜西省考古研究院近期在陜西省咸陽市渭城區(qū)北杜街道成任村東南發(fā)掘了一處東漢家族墓,在M3015墓室內(nèi)出土兩尊金銅佛像,為東漢晚期遺物
2021-12-09
澎湃新聞2019年以來,三星堆遺址進行了新的考古發(fā)掘,新發(fā)現(xiàn)的六個坑及其出土文物“再醒驚天下”。其中,絲綢是此次三星堆考古發(fā)掘中最激動人心的新發(fā)現(xiàn)之一,具有重要意義。
2021-12-09
澎湃新聞2021年是王安石一千年華誕。一千年來,圍繞王安石的爭議似乎從未停止,他究竟是“一世之偉人”還是招致“靖康之禍”的禍首?他給后世留下了怎樣的政治遺產(chǎn),又在何種程度上影響了宋…
2021-12-08
澎湃新聞洛陽白馬寺內(nèi)有傳說中的狄仁杰墓,近日,此處被掛牌明確為狄仁杰墓,引發(fā)多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