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歷史

中國古代是怎么養(yǎng)老的?別以為責任都推給家庭

一個提前到來的老齡化社會,對國家、社會與個人都將帶來前所未有的嚴重挑戰(zhàn)。單說養(yǎng)老一項,便足以讓人頭大。

2017-10-29

我們都愛宋朝

斯塔夫里阿諾斯: 朝貢社會是如何影響戰(zhàn)爭的?

朝貢社會不僅為新型戰(zhàn)爭提供了資源,還提供了必要的導火索,從而使戰(zhàn)爭常態(tài)化。對于大型中心城市的繁榮來說,新興手工業(yè)的發(fā)展極為重要,這就需要經(jīng)常從外地進口原料。

2017-10-29

一枚石頭

中國古橋的悠久歷史

現(xiàn)在保存下來的古代橋梁早期實物雖然已經(jīng)不多,但從豐富的歷史文獻記載和考古發(fā)掘的資料上還可以看出它們的情況來。

2017-10-29

中華書局

宋朝人是怎么過“萬圣節(jié)”的?

在許多民族中,都是儺俗。遠古時期,先民們以為人間的疾病、災禍是邪靈作祟,因此會在特定的日子,戴上面具,舉行隆重的大儺儀驅除邪祟惡鬼。

2017-10-29

吳鉤

古人如何起名字:姓名背后的信仰與社會控制

有學者統(tǒng)計之后的結論認為,漢代人喜愛用三種類型的價值標準命名。

2017-10-29

經(jīng)濟觀察報書評

宋偉:俾斯麥國家利益觀到底高明在哪里?

不過,隨著威廉二世的上臺,德國很快拋棄了俾斯麥的高明戰(zhàn)略,主張所謂的“世界政策”,希望德國謀求更高的目標。

2017-10-27

一枚石頭

疊幾:戰(zhàn)國貴族的便攜梳妝臺

從考古發(fā)現(xiàn)來看,中國歷史上,男性墓主人的陪葬品中包括梳具盒的情況并不少見,不過,湖北棗陽九連墩戰(zhàn)國楚墓出土的這一件男用梳洗盒卻格外具有價值。

2017-10-25

:澎湃新聞

從古玉形紋看中國古代是如何進行器物設計的

10月18日,展期長達一年的中國古玉形紋設計特展“玉見設計”在震旦博物館揭幕。

2017-10-25

澎湃新聞

故宮為什么總是失火?

那么故宮為什么總是失火?是天災還是人為?400年來,這里的主人又做過哪些努力呢?

2017-10-24

壹讀

西藏山南地區(qū)早期壁畫現(xiàn)身一遺址,約在13~15 世紀

盡管果拉康遺址是一座規(guī)模很小、保存殘破的鄉(xiāng)間小廟,在西藏眾多的宗教遺存中毫不起眼,但它卻具有非常特殊的意義。

2017-10-23

澎湃新聞

李的短短七個字,打敗了詞壇寫愁的幾位頂尖高手

面對這個日漸式微的國家,李的內(nèi)心必定是五味陳雜的。悔恨、羞愧、惶恐、憤怒、失落、迷茫……萬種愁緒一起涌上心頭,這一切無人能解,只能寫在詞里。

2017-10-21

國學玄譚

海外學者眼中的宋代,是歷史現(xiàn)實還是美好的夸張?

令人意外的是,這個用GDP包裝的宋代“想象”卻得到了媒體的厚愛。因為各種原因和需要,這個“猜”出的歷史數(shù)據(jù),被輕信并傳播。

2017-10-21

《國際社會科學雜志》

五四先驅還是清室遺老,社會轉型期一個矛盾的文人

只是他忽略了一點,那就是中國社會和文化巨大的惰性,有些問題在理論上可能是正確的,但是付諸實踐時就會產(chǎn)生一系列的問題。

2017-10-20

季我努的朋友圈

除了文字,古人也用圖像和器物記錄歷史

浩如煙海的各種文獻,傳承著綿綿不息的中華歷史文明。

2017-10-20

澎湃新聞

北京往事:逝去的翔鳳胡同

歲月飛逝,隨著荏苒的光陰,幾十年一晃就過去了,翔鳳胡同如今的面貌如何呢?

2017-10-20

皇城根胡同串子

熱門文章排行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