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由頁字允元,河南人,周太師燕文公于謹?shù)淖訉O。最初因先人而得官任千牛,調授華陰縣尉,黜陟使劉灣召他做判官。又以櫟陽主簿之職代理監(jiān)察御史,擔任蕃使判官。再度升任司門員外郎、兼侍御史,賜紫服,擔任西蕃計會使,傳達詔令圣旨,當時人們都認為他有出使域外交涉應對的才能。
于由頁歷任長安縣令、駕部郎中。后出任湖州刺史。因下縣巡視,到了方城山,山下有水名西湖,南朝時開鑿疏浚,灌溉農田三千頃,因年久堵塞廢棄。于由頁命修堤挖塘以恢復舊貌,每年能獲稻谷蒲葦魚類之利,百姓賴以為生。湖州境內陸地面積狹小,死了人往往無處掩埋棺木,于由頁安排葬地共有十余處。后調任蘇州刺史,疏浚溝瀆,修整街衢,當?shù)厣裰两襁€仰賴他當初這些舉措。吳地風俗喜敬鬼神,于由頁痛恨濫行祭禮荒廢正業(yè),便將神廟都撤除,只吳太伯、伍員等幾個廟宇留存。雖然他治政有功績,但過于橫暴,追恨湖州原任縣尉,用計密施杖刑將其強行處決。觀察使王緯將此事奏報朝廷,德宗不予查究。此后于由頁一再升遷,便致書王緯聲稱:“承蒙你一次惡意上奏,我得以三度升官?!彼纱罄砬渖侮冸接^察使,自以為得意,越發(fā)恣意逞威施虐。對官吏日日施加責罰,他們心中恐懼不安甚于被重重地踏上一只腳。屬吏姚峴不堪忍受凌辱,同兄弟泛舟黃河時,投河而死。
貞元十四年(798),于由頁任襄州刺史,被委派為山南東道節(jié)度觀察使。所轄地域與蔡州毗鄰,吳少誠反叛,于由頁率兵赴唐州,收吳房、郎山縣,又在濯神溝擊潰賊人。這時便擴大軍隊編制,招募戰(zhàn)士,兵器犀利甲胄精良,亻嚴然有獨霸漢南之地的架勢。部屬中稍有不如他意的,一概以軍法處置。于是向朝廷請求襄州為大都督府,級別同于鄆州、魏州。當時德宗正姑息遷就各方鎮(zhèn),聽說于由頁的奏請,也無可奈何,只有應從而已。于由頁之奏請皇上無不從,于是他公然搜刮錢財,肆意虐殺無辜,專門干些欺上凌下的事。鄧州刺史元洪,被于由頁誣陷有貪贓之罪上奏,朝廷不得已頒旨將元洪流放端州,命中使監(jiān)護前往。行至隋州棗陽縣,于由頁命部將率士卒數(shù)百人將元洪劫掠到襄州,拘禁起來。中使奔回京師,德宗大怒,將中使鞭笞數(shù)十。于由頁又上表說對元洪責罰太重,朝廷便派中使景忠信至襄州宣旨撫慰,于是授元洪為吉州長史,然后元洪才得赴貶謫之地。于由頁又惱怒判官薛正倫,奏請貶其為峽州長史。等到圣旨下達,于由頁怒氣已消,再度奏請薛正倫仍做判官,德宗都依從他。薛正倫去世,尚未殯葬,于由頁便率兵包圍薛宅,讓自己的庶子逼娶薛正倫的嫡生女。于由頁屢屢升遷至左仆射、平章事、燕國公。不久,便不遵奉詔令圣旨,擅自統(tǒng)兵占據(jù)南陽,朝廷為此幾乎陷于慌亂。
及至憲宗即位,威嚴振肅四方,于由頁稍有警惕畏懼。他讓第四子季友求娶公主為妻,憲宗降旨將長女永昌公主許配。于由頁的第二子于方屢次勸父親回到朝中,他便入朝謁見天子,被冊封為司空、平章事。
元和年間(806~820),宦官梁守謙執(zhí)掌樞密院,頗能招徠權要謀取利益。有個叫梁正言的人,熱衷牟利,自稱與梁守謙同族情誼深厚,于由頁之子于敏同他有交往。梁正言向于由頁索取錢財,說去賄賂梁守謙,以求使于由頁出朝鎮(zhèn)守。許久不見動靜,于敏責備父親白送錢財給梁正言,便誘騙梁正言的僮仆來家,將他殺死肢解后棄于茅廁之中。元和八年(813)春,于敏的奴仆王再榮到銀臺門告發(fā)了這件事,當天便拘捕于由頁的孔目官沈璧及家僮十余人監(jiān)禁在宮內候審。隨后便押出宮門交付御史臺牢獄,詔令御史中丞薛存誠、刑部侍郎王播、大理卿武少儀為三司使負責審案,于是到于由頁宅中搜尋死奴,找到了尸體。于由頁帶領他的兒子贊善大夫于正、駙馬都尉于季友,著白衣,自己一人騎馬,準備面見皇上,在建福門等候降旨問罪。守門官不接納,只好退到街南,靠墻站立,派人呈上奏表。閣門使因他無人引薦而不接受,直到日落他們才返回。次日,又到建福門等候降罪,宰相通知讓他回宅,貶為恩王傅。于敏遠遠流放至雷州,刑具加身遣送。殿中少監(jiān)、駙馬都尉于季友追免兩任官階,命他全家離京。左贊善大夫于正、秘書丞于方一并停任現(xiàn)職??啄抗偕蜩堤幷刃趟氖?,流放封州。奴仆犀牛與劉干共同殺人,當交付京兆府處決。于敏行至商山詔命賜死,梁正言、僧鑒虛一同交付京兆府處死。
于由頁在那年十月改授太子賓客。元和十年(815),王師討伐淮州、蔡州叛逆,諸侯王貢獻錢財資助軍隊,于由頁進奉銀七千兩、金五百兩、玉帶二條,詔命不收,又退還于由頁。元和十三年(818),于由頁上表請求辭官歸家,宰臣擬授他太子少保,皇上御筆改為太子賓客。那年八月于由頁去世,追贈太保,謚號為“厲”。其子季友伴隨皇上在御苑狩獵,向穆宗訴說,穆宗便賜于由頁謚號為“思”。右補闕高鉞上疏議論此事道:
“謚號,是用以懲惡揚善、激濁揚清,使忠臣義士知道努力,亂臣賊子知道畏懼的。雖然生前在當世竊取高位,死后卻追加惡謚,那是用以警戒暴戾之人,讓獎懲之意延續(xù)后世??鬃幼觥洞呵铩?,亂臣賊子懼,大概原因就在此吧。像這樣垂典范于后世尚且不能挽救,何況更去毀壞這種典章法規(guī)呢?
“臣風聞此事乃徐泗節(jié)度使李訫奏請。李訫是勛臣名將,陛下寵愛他的功勞,賜給他爵祿、車馬服飾、住宅是可以的,假若破壞朝廷典章法度,今后如何懲惡揚善?仲尼說:‘惟獨美名與重器,不可用以送。’美名重器,是國君所使用的,若用以送人,等于將政權送人,政權失去,國家跟著就會丟失。于由頁鎮(zhèn)守襄州、漢南不久,便殺戮無辜,恣意施行兇暴。布署軍隊在襄州、鄧州,脅迫朝廷,擅自扣留被逐之臣,連天子使臣也不放在眼里。先朝皇上即位之初,為保國家安定,扭轉了動亂局面,使得四方寧靜,于由頁幸免被斬于斧鉞之下,得以全尸而死,確實應加謚為‘繆厲’,以警戒兇邪;怎么可以不恰當?shù)刈芳用烂辜樾爸说玫蕉骰菽?!像這樣做,那么于由頁生為奸臣,死獲美謚,臣擔心天下有識之士說我圣朝無人,才會有這種黑白顛倒的事。臣俯首請求速速追回前詔,仍依太常寺謚于由頁為‘厲’,使朝廷典章不受損害,國家法規(guī)不遭踐踏?!?br />
太常博士王彥威又上疏說:
“古時圣王建立加謚之法,是為了彰揚善惡,表明獎懲。使一字之褒,其獎賞超過貴服冠冕;一言之貶,其恥辱超過集市上示眾。這是立國的重要禮法,陛下勸善懲惡的重大權力。于由頁一時重權在握,便肆行暴虐,使人神共憤,法令不容。他擅自興兵,越級施用宮樂,侵辱中使,擅自扣留欽犯,殺戮無辜,懲罰、勒索沒有止境,因此臣給他定謚號為‘厲’?,F(xiàn)在陛下不忍,改賜為‘思’,的確出于圣上的慈心,但確實損害了圣上的政德。
“臣俯首以為,陛下自臨帝位,建盛世之業(yè),聞善若驚,從諫不倦。何況正當統(tǒng)治天下登立極位之初,即所謂執(zhí)掌國法珍愛名譽之時,一旦降下恩澤,便能大開僥幸騰達之路。再說像于由頁這樣不遵法度,但陛下不忍加以懲罰,臣擔心今后像他這樣的不法之徒就更多了,死后也要依于由頁之例奏請美謚,陛下怎樣處置呢?這樣做是圣恩誤加于前人,而弊端生發(fā)于后世。如果以李吉甫有賜謚之先例,那么李吉甫做宰相時,難道有犯上殺人之罪嗎?于由頁同他相比,恐怕還不是一類的人。如果憑著于由頁時常貢獻財物資助國家,改正過錯來朝謁拜,兩度出使遠域,那么可以抵消對他的譴責。但是他傷物害人,剝下奉上,納賄求寵,長這種日益滋蔓的惡行尤其不可助。自從河南河北作亂,將近七十年,王師征討不止,國家創(chuàng)傷不息。及至張茂昭以易定之地入覲,程權以滄景之地歸朝,之所以恩惠禮遇特別厚重,是為了勉勵后來的人。而于由頁以文官的職位,居處國家腹心之地,卻倔強不服,侵犯圣命,沒受處罰而讓他入朝,哪里能同張茂昭等人相比呢!縱然有貢獻財物出使遠域的功勞,又怎能掩蓋他的惡跡呢?臣俯首懇望陛下根據(jù)義節(jié)確定恩寵,根據(jù)禮法施予惠澤,使褒貶之正道得以維護,僥幸騰達的路途被斷絕,那么天下確實大幸啊?!?br />
奏疏未獲上報,最終仍謚于由頁為“思”。
長慶年間(821~824),靠著親戚中諸勛貴引薦,于由頁之子于方又官至和王傅,家財富有。于方交結游俠,一心致力于迅速升官。元稹做了宰相,欲用策略平定河朔盜賊,于方將自己的計策進呈元稹。此時李逢吉一黨欲傾覆裴度,便派人誣告元稹企圖結交刺客刺殺裴度。事情下交給執(zhí)法部門,審察未見證據(jù),可是于方竟然獲罪被誅。
于由頁歷任長安縣令、駕部郎中。后出任湖州刺史。因下縣巡視,到了方城山,山下有水名西湖,南朝時開鑿疏浚,灌溉農田三千頃,因年久堵塞廢棄。于由頁命修堤挖塘以恢復舊貌,每年能獲稻谷蒲葦魚類之利,百姓賴以為生。湖州境內陸地面積狹小,死了人往往無處掩埋棺木,于由頁安排葬地共有十余處。后調任蘇州刺史,疏浚溝瀆,修整街衢,當?shù)厣裰两襁€仰賴他當初這些舉措。吳地風俗喜敬鬼神,于由頁痛恨濫行祭禮荒廢正業(yè),便將神廟都撤除,只吳太伯、伍員等幾個廟宇留存。雖然他治政有功績,但過于橫暴,追恨湖州原任縣尉,用計密施杖刑將其強行處決。觀察使王緯將此事奏報朝廷,德宗不予查究。此后于由頁一再升遷,便致書王緯聲稱:“承蒙你一次惡意上奏,我得以三度升官?!彼纱罄砬渖侮冸接^察使,自以為得意,越發(fā)恣意逞威施虐。對官吏日日施加責罰,他們心中恐懼不安甚于被重重地踏上一只腳。屬吏姚峴不堪忍受凌辱,同兄弟泛舟黃河時,投河而死。
貞元十四年(798),于由頁任襄州刺史,被委派為山南東道節(jié)度觀察使。所轄地域與蔡州毗鄰,吳少誠反叛,于由頁率兵赴唐州,收吳房、郎山縣,又在濯神溝擊潰賊人。這時便擴大軍隊編制,招募戰(zhàn)士,兵器犀利甲胄精良,亻嚴然有獨霸漢南之地的架勢。部屬中稍有不如他意的,一概以軍法處置。于是向朝廷請求襄州為大都督府,級別同于鄆州、魏州。當時德宗正姑息遷就各方鎮(zhèn),聽說于由頁的奏請,也無可奈何,只有應從而已。于由頁之奏請皇上無不從,于是他公然搜刮錢財,肆意虐殺無辜,專門干些欺上凌下的事。鄧州刺史元洪,被于由頁誣陷有貪贓之罪上奏,朝廷不得已頒旨將元洪流放端州,命中使監(jiān)護前往。行至隋州棗陽縣,于由頁命部將率士卒數(shù)百人將元洪劫掠到襄州,拘禁起來。中使奔回京師,德宗大怒,將中使鞭笞數(shù)十。于由頁又上表說對元洪責罰太重,朝廷便派中使景忠信至襄州宣旨撫慰,于是授元洪為吉州長史,然后元洪才得赴貶謫之地。于由頁又惱怒判官薛正倫,奏請貶其為峽州長史。等到圣旨下達,于由頁怒氣已消,再度奏請薛正倫仍做判官,德宗都依從他。薛正倫去世,尚未殯葬,于由頁便率兵包圍薛宅,讓自己的庶子逼娶薛正倫的嫡生女。于由頁屢屢升遷至左仆射、平章事、燕國公。不久,便不遵奉詔令圣旨,擅自統(tǒng)兵占據(jù)南陽,朝廷為此幾乎陷于慌亂。
及至憲宗即位,威嚴振肅四方,于由頁稍有警惕畏懼。他讓第四子季友求娶公主為妻,憲宗降旨將長女永昌公主許配。于由頁的第二子于方屢次勸父親回到朝中,他便入朝謁見天子,被冊封為司空、平章事。
元和年間(806~820),宦官梁守謙執(zhí)掌樞密院,頗能招徠權要謀取利益。有個叫梁正言的人,熱衷牟利,自稱與梁守謙同族情誼深厚,于由頁之子于敏同他有交往。梁正言向于由頁索取錢財,說去賄賂梁守謙,以求使于由頁出朝鎮(zhèn)守。許久不見動靜,于敏責備父親白送錢財給梁正言,便誘騙梁正言的僮仆來家,將他殺死肢解后棄于茅廁之中。元和八年(813)春,于敏的奴仆王再榮到銀臺門告發(fā)了這件事,當天便拘捕于由頁的孔目官沈璧及家僮十余人監(jiān)禁在宮內候審。隨后便押出宮門交付御史臺牢獄,詔令御史中丞薛存誠、刑部侍郎王播、大理卿武少儀為三司使負責審案,于是到于由頁宅中搜尋死奴,找到了尸體。于由頁帶領他的兒子贊善大夫于正、駙馬都尉于季友,著白衣,自己一人騎馬,準備面見皇上,在建福門等候降旨問罪。守門官不接納,只好退到街南,靠墻站立,派人呈上奏表。閣門使因他無人引薦而不接受,直到日落他們才返回。次日,又到建福門等候降罪,宰相通知讓他回宅,貶為恩王傅。于敏遠遠流放至雷州,刑具加身遣送。殿中少監(jiān)、駙馬都尉于季友追免兩任官階,命他全家離京。左贊善大夫于正、秘書丞于方一并停任現(xiàn)職??啄抗偕蜩堤幷刃趟氖?,流放封州。奴仆犀牛與劉干共同殺人,當交付京兆府處決。于敏行至商山詔命賜死,梁正言、僧鑒虛一同交付京兆府處死。
于由頁在那年十月改授太子賓客。元和十年(815),王師討伐淮州、蔡州叛逆,諸侯王貢獻錢財資助軍隊,于由頁進奉銀七千兩、金五百兩、玉帶二條,詔命不收,又退還于由頁。元和十三年(818),于由頁上表請求辭官歸家,宰臣擬授他太子少保,皇上御筆改為太子賓客。那年八月于由頁去世,追贈太保,謚號為“厲”。其子季友伴隨皇上在御苑狩獵,向穆宗訴說,穆宗便賜于由頁謚號為“思”。右補闕高鉞上疏議論此事道:
“謚號,是用以懲惡揚善、激濁揚清,使忠臣義士知道努力,亂臣賊子知道畏懼的。雖然生前在當世竊取高位,死后卻追加惡謚,那是用以警戒暴戾之人,讓獎懲之意延續(xù)后世??鬃幼觥洞呵铩?,亂臣賊子懼,大概原因就在此吧。像這樣垂典范于后世尚且不能挽救,何況更去毀壞這種典章法規(guī)呢?
“臣風聞此事乃徐泗節(jié)度使李訫奏請。李訫是勛臣名將,陛下寵愛他的功勞,賜給他爵祿、車馬服飾、住宅是可以的,假若破壞朝廷典章法度,今后如何懲惡揚善?仲尼說:‘惟獨美名與重器,不可用以送。’美名重器,是國君所使用的,若用以送人,等于將政權送人,政權失去,國家跟著就會丟失。于由頁鎮(zhèn)守襄州、漢南不久,便殺戮無辜,恣意施行兇暴。布署軍隊在襄州、鄧州,脅迫朝廷,擅自扣留被逐之臣,連天子使臣也不放在眼里。先朝皇上即位之初,為保國家安定,扭轉了動亂局面,使得四方寧靜,于由頁幸免被斬于斧鉞之下,得以全尸而死,確實應加謚為‘繆厲’,以警戒兇邪;怎么可以不恰當?shù)刈芳用烂辜樾爸说玫蕉骰菽?!像這樣做,那么于由頁生為奸臣,死獲美謚,臣擔心天下有識之士說我圣朝無人,才會有這種黑白顛倒的事。臣俯首請求速速追回前詔,仍依太常寺謚于由頁為‘厲’,使朝廷典章不受損害,國家法規(guī)不遭踐踏?!?br />
太常博士王彥威又上疏說:
“古時圣王建立加謚之法,是為了彰揚善惡,表明獎懲。使一字之褒,其獎賞超過貴服冠冕;一言之貶,其恥辱超過集市上示眾。這是立國的重要禮法,陛下勸善懲惡的重大權力。于由頁一時重權在握,便肆行暴虐,使人神共憤,法令不容。他擅自興兵,越級施用宮樂,侵辱中使,擅自扣留欽犯,殺戮無辜,懲罰、勒索沒有止境,因此臣給他定謚號為‘厲’?,F(xiàn)在陛下不忍,改賜為‘思’,的確出于圣上的慈心,但確實損害了圣上的政德。
“臣俯首以為,陛下自臨帝位,建盛世之業(yè),聞善若驚,從諫不倦。何況正當統(tǒng)治天下登立極位之初,即所謂執(zhí)掌國法珍愛名譽之時,一旦降下恩澤,便能大開僥幸騰達之路。再說像于由頁這樣不遵法度,但陛下不忍加以懲罰,臣擔心今后像他這樣的不法之徒就更多了,死后也要依于由頁之例奏請美謚,陛下怎樣處置呢?這樣做是圣恩誤加于前人,而弊端生發(fā)于后世。如果以李吉甫有賜謚之先例,那么李吉甫做宰相時,難道有犯上殺人之罪嗎?于由頁同他相比,恐怕還不是一類的人。如果憑著于由頁時常貢獻財物資助國家,改正過錯來朝謁拜,兩度出使遠域,那么可以抵消對他的譴責。但是他傷物害人,剝下奉上,納賄求寵,長這種日益滋蔓的惡行尤其不可助。自從河南河北作亂,將近七十年,王師征討不止,國家創(chuàng)傷不息。及至張茂昭以易定之地入覲,程權以滄景之地歸朝,之所以恩惠禮遇特別厚重,是為了勉勵后來的人。而于由頁以文官的職位,居處國家腹心之地,卻倔強不服,侵犯圣命,沒受處罰而讓他入朝,哪里能同張茂昭等人相比呢!縱然有貢獻財物出使遠域的功勞,又怎能掩蓋他的惡跡呢?臣俯首懇望陛下根據(jù)義節(jié)確定恩寵,根據(jù)禮法施予惠澤,使褒貶之正道得以維護,僥幸騰達的路途被斷絕,那么天下確實大幸啊?!?br />
奏疏未獲上報,最終仍謚于由頁為“思”。
長慶年間(821~824),靠著親戚中諸勛貴引薦,于由頁之子于方又官至和王傅,家財富有。于方交結游俠,一心致力于迅速升官。元稹做了宰相,欲用策略平定河朔盜賊,于方將自己的計策進呈元稹。此時李逢吉一黨欲傾覆裴度,便派人誣告元稹企圖結交刺客刺殺裴度。事情下交給執(zhí)法部門,審察未見證據(jù),可是于方竟然獲罪被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