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風水術

風水小詞典 作者:


  亦稱相地術或堪輿學,研究風水的學問。具體指人們從生存需要出發(fā),結合傳統(tǒng)文化意識,對居處環(huán)境進行選擇、安排與處理的原則與方法,是協(xié)調人與自然的關系的學問。風水術起源于華夏族先民對于居處環(huán)境的勘察和選擇。中國最早的文學總集《詩經(jīng)》就有先民相地的記載?!洞笱拧す珓ⅰ菲龉珓⒙暑I周朝先民遷居幽地時,其中多次提及公劉登高行遠,勘察廣原京峟,草澤流泉。如第五章:“駕公劉,既博既長,既景乃崗,相其陰陽,觀其流泉,其三軍曹,度其隰原,徹田為量,度其夕陽,幽居允荒?!惫珓⒉粌H察其山水,亦測其日形,相其陰陽、觀其日出日落,之確定居處之正位。隨著經(jīng)驗的積累,古人逐漸意識到人與自然之間存在著某種必然的聯(lián)系,認識到水火山澤、日月星辰、風雨冒電、自然方位、四時變化等對人的生活生存的影響。如《呂氏春秋》云:“輕水禿廮,重水尰躭,甘水好美,辛水疸痤,苦水尪傴?!薄犊鬃蛹艺Z》亦云:“堅土之人剛,弱土之人柔,墟土之人大,沙土之人細,息土之人美?!痹诖嘶A上,古人于是有了太清之氣、兩儀、四象、五行、八卦等觀念,并把它們運用于居處環(huán)境的選擇,進而有了這方面的專書一堪輿。漢末,形成了風水術或相地術的原形。隨著眼歷史的發(fā)展,文化的繁榮.古人們越來醉心于探究人與自然間的各種神秘聯(lián)系。唐宋之際,形成了兩大風水理論流派。江西形勢派注重龍脈、穴位、砂水、方位之間的呼應及其對氣的藏聚,福建理氣派則以五行八卦、天星、十二支為四綱,認為氣作為化生人體及萬物之源,無形跡可尋,須以羅經(jīng)定其位而察其氣,重視方位對氣的生克迎聚,明清時代,兩派理論漸趨融合,在風水勘察中,形、理并重,導致了風水理論的復雜化。及至今日,由于名詞術語的紛繁復雜,理論系統(tǒng)的混淆乖舛,遂使風水術走向神秘莫測而成絕唱天書。應該說,風水現(xiàn)的形成,是華夏明進步的標志,風水學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是華夏文化高度發(fā)展和成熟完善的結果。風水術的復雜化和神秘性,是人類在對自然的奧秘和未知世的認知的感性階段的必然產(chǎn)物。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